架構
6月27日消息,產業(yè)互聯網機會已來,工業(yè)領域的產業(yè)化、智能化成為首要問題。隨著《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的逐步推進,無論是制造企業(yè),還是互聯網公司,都加大了在工業(yè)互聯網領域的布局。家電領域,截至目前,包括海爾、美的、TCL、西門子、通用等一大批制造企業(yè),均已涉足產業(yè)化深度整合服務,或自孵化出工業(yè)互聯網平臺,或正在加緊入局做自己的產業(yè)互聯網平臺。各大企業(yè)穩(wěn)步進入工業(yè)互聯網的背后是該領域巨大的市場前景。據美國通用公司分析,2030年全球工業(yè)互聯網市場將達到15萬億美元的規(guī)模,其中,中國工業(yè)互聯網市場將達到1.5萬億美元。依托于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終端、網絡優(yōu)勢等新技術,一種新制造模式即將拔地而起。全球來看,工業(yè)互聯網平臺業(yè)務聚焦與不同平臺間分工合作成為重要趨勢。一方面,各類平臺主體基于原有核心優(yōu)勢選擇2-3個業(yè)務方向進行聚焦。另一方面,聚焦不同業(yè)務的平臺主體通過合作來共同打造完整平臺解決方案??傮w來看,除去saas應用層,往后端看,目前國內外工業(yè)互聯網平臺主要業(yè)務大致聚焦在5個層級:一、連接與邊緣計算平臺聚焦工業(yè)設備和系統(tǒng)的接入管理以及邊緣計算,為其他類型平臺提供“流量入口”。二、云服務平臺多由傳統(tǒng)云計算服務平臺延伸而來,以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形式提供存儲、計算和網絡服務。三、通用PaaS平臺集成微服務、容器等基礎框架和軟件開發(fā)工具,在云端環(huán)境中實現IT資源分配、應用調度和開發(fā)部署管理。四、工業(yè)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平臺提供海量工業(yè)數據分析、發(fā)展趨勢預測及可視化呈現功能,提升工業(yè)數據價值洞察力。五、業(yè)務PaaS平臺以設計仿真、生產優(yōu)化、管理運營等領域經驗知識為背景,提供各類專業(yè)業(yè)務組件及預置解決方案模板,支撐快速構建面向特定工業(yè)場景的定制化工業(yè)APP。各層級對應企業(yè)如下圖所示:聚焦到家電行業(yè),一起惠盤點了目前該領域主要制造業(yè)企業(yè)孵化的工業(yè)互聯網平臺,如海爾的cosmoplat平臺、美的的MeiCloud平臺等,供產業(yè)互聯網從業(yè)者學習。1.海爾平臺名稱:COSMOPlat海爾集團基于家電制造業(yè)的多年實踐經驗,推出工業(yè)互聯網平臺COSMOPlat,形成以用戶為中心的大規(guī)模定制化生產模式,實現需求實時響應、全程實時可視和資源無縫對接。COSMOPlat平臺共分為四層:第一層是資源層,開放聚合全球資源,實現各類資源的分布式調度和最優(yōu)匹配;第二層是平臺層,支持工業(yè)應用的快速開發(fā)、部署、運行、集成,實現工業(yè)技術軟件化;第三層是應用層,為企業(yè)提供具體互聯工廠應用服務,形成全流程的應用解決方案;第四層是模式層,依托互聯工廠應用服務實現模式創(chuàng)新和資源共享。目前,COSMOPlat平臺已打通交互定制、開放研發(fā)、數字營銷、模塊采購、智能生產、智慧物流、智慧服務等業(yè)務環(huán)節(jié),通過智能化系統(tǒng)使用戶持續(xù)、深度參與到產品設計研發(fā)、生產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級等環(huán)節(jié),滿足用戶個性化定制需求。2.美的平臺名稱:MeiCloud2017年,美的集團收購庫卡,開啟“雙智戰(zhàn)略”(智能家居和智能制造),并依托集團信息化人才力量,孵化出美云智數公司,打造美的版工業(yè)互聯網平臺。美云智數是由美的集團專門成立的云計算技術和服務提供商,通過智能制造、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推出工業(yè)互聯網平臺MeiCloud。MeiCloud平臺包括數據采集層、PaaS平臺層和SaaS層。數據采集層支持DCS、PLC、DDC、現場總線、智能儀表等多種設備的通訊協(xié)議。PaaS層由云開發(fā)平臺CDP、持續(xù)交付平臺CICD和運維監(jiān)控平臺OvO三部分組成,既可以支持SaaS應用建設,也支持傳統(tǒng)單體應用的建設。SaaS層開發(fā)部署了各種智能應用,主要包括云端MES服務、企業(yè)間協(xié)作服務、數據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等。目前,美的MeiCloud平臺實現了與10000多臺工廠生產設備的對接,并與長安汽車、京信通信、金龍客車等30多家企業(yè)建立合作關系。3.西門子平臺名稱:MindSphere西門子股份公司是全球電子電氣工程領域的領先企業(yè),業(yè)務主要集中在工業(yè)、能源、基礎設施及城市、醫(yī)療4大領域。西門子于2016年推出MindSphere平臺。該平臺采用基于云的開放物聯網架構,可以將傳感器、控制器以及各種信息系統(tǒng)收集的工業(yè)現場設備數據,通過安全通道實時傳輸到云端,并在云端為企業(yè)提供大數據分析挖掘、工業(yè)APP開發(fā)以及智能應用增值等服務。MindSphere平臺包括邊緣連接層、開發(fā)運營層,應用服務層三個層級。其主要包括MindConnect、MindClound、MindApps三個核心要素。其中,MindConnect負責將數據傳輸到云平臺,MindClound為用戶提供數據分析,應用開發(fā)環(huán)境及應用開發(fā)工具,MindApps為用戶提供集成行業(yè)經驗和數據分析結果的工業(yè)智能應用。MindSphere平臺目前已在北美和歐洲的100多家企業(yè)開始試用,并在2017年漢諾威展上與埃森哲、Evosoft、SAP、微軟、亞馬遜和Bluvision等合作伙伴展示了多種微服務和工業(yè)APP。4.GE(通用)平臺名稱:PredixGE(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裝備與技術服務企業(yè)之一,業(yè)務范圍涵蓋航空、能源、醫(yī)療、交通等多個領域。GE于2013年推出Predix平臺,探索將數字技術與其在航空、能源、醫(yī)療和交通等領域的專業(yè)優(yōu)勢結合,向全球領先的工業(yè)互聯網公司轉型。Predix平臺的主要功能是將各類數據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進行規(guī)范化梳理,并提供隨時調取和分析的能力。Predix平臺架構分為三層:邊緣連接層、基礎設施層和應用服務層。其中,邊緣連接層主要負責收集數據并將數據傳輸到云端;平臺層主要提供基于全球范圍的安全的云基礎架構,滿足日常的工業(yè)工作負載和監(jiān)督的需求;應用服務層主要負責提供工業(yè)微服務和各種服務交互的框架,主要提供創(chuàng)建、測試、運行工業(yè)互聯網程序的環(huán)境和微服務市場。GE目前已基于Predix平臺開發(fā)部署計劃和物流、互聯產品、智能環(huán)境、現場人力管理、工業(yè)分析、資產績效管理、運營優(yōu)化等多類工業(yè)APP。5.TCL平臺名稱:東智工業(yè)應用智能平臺相比海爾、通用等企業(yè),TCL入局工業(yè)互聯網領域的時間比較晚,2018年5月,TCL成立格創(chuàng)東智,專注工業(yè)互聯網創(chuàng)新。格創(chuàng)東智的使命有兩個:一是服務TCL,成為集團的IT服務和智能制造解決方案雙中心;二是對外服務,輸出TCL智能制造的成果。本月初,格創(chuàng)東智對外發(fā)布了聚焦生產現場的東智工業(yè)應用智能平臺。其官網自我介紹是:借助東智平臺內置的AI算法和工業(yè)大數據模型,富有經驗的生產工程師可通過可視化編程工具,實現低代碼甚至無代碼開發(fā),快速開發(fā)各類生產場景下的邏輯模型與工業(yè)應用,從而實現工業(yè)知識、經驗的軟件化和復用化。和其它工業(yè)互聯網平臺做法不同,東智平臺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工廠內生力量,依靠企業(yè)自身的新一代現場生產工程師,真正在企業(yè)落地工業(yè)互聯網。如何幫助企業(yè)打造面向未來的IT與OT融合的新一代“工業(yè)極客”,讓他們?yōu)樗谄髽I(yè),提供高度深入、現實可用的行業(yè)解決方案,是東智平臺探索的方向。
2019-06-27 09:37:15799 次
6月12日,哈啰出行、寧德時代和螞蟻金服宣布首期共同出資10億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推出定位兩輪電動車基礎能源網絡的“哈啰換電服務”,哈啰出行聯合創(chuàng)始人、CEO楊磊兼任合資公司CEO。在此之前,哈啰已經推出長租、短租、售賣為一體的電動車新零售平臺,“換電模式類似于汽車加油站”,楊磊表示。6月17日,滴滴發(fā)布關于兩輪車組織架構調整的內部郵件。郵件中,滴滴方面表示將出行單車事業(yè)部(內部代號“海棠灣”)、電單車事業(yè)部(內部代號“黑馬”),正式整合升級為兩輪車事業(yè)部(內部代號為“海馬”)。但和三年前開始的共享單車戰(zhàn)爭相比,資本、巨頭和創(chuàng)業(yè)者進入電單車行業(yè)的聲勢小了許多。共享單車戰(zhàn)爭從2016年8月份開始。摩拜、ofo作為共享單車的代表企業(yè),在此后八九個月時間里,雙雙完成E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20億美元,投資者陣容豪華——幾乎所有的明星投資公司和巨頭都進入了這一戰(zhàn)場,更有無數共享單車公司在這一過程中倒閉。共享單車市場的瘋狂,催生了很多共享模式,共享電單車正是發(fā)跡于此。但電單車行業(yè)此后的發(fā)展并不順利。政策監(jiān)管從嚴、安全難以保障、運營成本過高,這些都是擺在共享電單車創(chuàng)業(yè)者面前的難題。它遠比共享單車面臨的市場情況嚴峻且復雜。2018年5月15日正式出臺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guī)范》(通稱“新國標”)給創(chuàng)業(yè)者們重新帶來了希望。新國標于2019年4月15日開始執(zhí)行——它被市場稱為“史上最嚴”電動自行車新國標,這也標志著沿用了20年之久的電動自行車國標退出歷史舞臺。按照新國標標準,超過90%的電動車將被劃歸為電動摩托車,需要按照機動車進行管理。這一重大變革,對電單車行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但事實上,接受燃財經采訪的大多數從業(yè)者都表示不想被公開報道,希望可以先默默發(fā)展業(yè)務。他們達成的共識是,共享電單車行業(yè)仍在發(fā)展初期,未來3-5年才可能迎來爆發(fā)期。“因為共享單車的斗爭把行業(yè)搞亂了,我們現在就是害怕”,從業(yè)者梁輝告訴燃財經,“很多人以為共享電單車這件事情已經到終點了,但在我們的判斷里,這個行業(yè)只是剛剛起步?!薄昂ε率裁??”“害怕一種完全不確定的東西,就像一種應激反應?!绷狠x說。但是這場看不見的兩輪戰(zhàn)爭,并不會因為參與者的不安而緩慢推進。一場水面之下的廝殺,正在悄悄上演。1.巨大市場6月12日,在寧德時代、螞蟻金服、哈啰出行的戰(zhàn)略合作發(fā)布會上,哈啰出行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楊磊將中國定義為“兩個輪子上的大國”,他給出的數據是,中國每天將近有5億人通過兩輪出行的方式解決日常0-10公里的出行。在楊磊看來,共享單車僅解決了1-2公里內的出行需求,而更大的產業(yè)機會,是兩輪交通出行?!皟奢喅鲂惺袌鍪歉哂谒妮喅鲂惺袌龅摹?,梁輝向燃財經分析,“歐美國家地廣人稀,汽車是他們的主流產業(yè),但中國的整體國情是擁堵,只有兩輪市場才能解決出行的擁堵問題”。梁輝認為,在交通行業(yè)里,兩輪是出行領域最高的流量口,這是由兩輪的出行頻次決定的。從這個角度分析,兩輪出行必然會被巨頭放在較高的戰(zhàn)略地位——這對它們來說,意味著搶占更多的流量口。共享單車的斗爭已經落下帷幕,滴滴、美團、阿里分別整合了各大共享單車公司,而在單車之外,電單車也是兩輪出行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皢诬嚲拖窨燔?,而電單車更像專車,電單車的體驗相比之下會更好也更舒適”,在梁輝看來,電單車比單車更有想象空間的地方在于,在未來,智能化也可以和電單車相結合,許多智能汽車的技術可以遷移到電單車上來。從業(yè)者周西告訴燃財經,電單車比單車的出行距離長,所以電單車和單車相比,收費更高,活動范圍更大,運力也就相對越高——作為一門分時租賃的生意,共享電單車的運力越高,就意味著越賺錢。雖然電單車成本相對更高,但在合理運營的情況下,車費足以讓公司實現盈利。梁輝也認為,經過共享單車行業(yè)的喧囂之后,行業(yè)和資本市場都比較冷靜,大家不需要去砸市場和過度競爭,可以一點點去優(yōu)化服務模型,定價也會更合理,“回到生意的本質?!绷硪环矫?,據哈啰給出的數據,中國每天接近28億次出行,其中有10億次依賴于兩輪出行完成。而這10億次里面主要的服務依賴于電單車,在中國存量電單車的規(guī)模有3.5億臺,每年新增的電瓶車銷量大概在四千萬臺。在他們的描述中,擺在面前的,是一個巨大且等待被填補的市場。2.隱蔽戰(zhàn)場不同于共享單車的激烈廝殺,不同的從業(yè)者,切入電單車市場的角度各不相同?!翱h級城市在這幾十年中各方面發(fā)展都很好,但公共交通一直是一個需要補充的市場”,周西告訴燃財經。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目前有2800多個縣級城市。電動車為縣城、鄉(xiāng)鎮(zhèn)很重要的交通工具。家住江蘇省丹陽市后巷鎮(zhèn)的羅彬告訴燃財經,僅他自己家里,就有3臺電動車。在周西看來,目前共享電單車遇到的問題很多,政府監(jiān)管、偷盜損耗、運營成本都是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政府決策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也沒有跟中國基層政府打交道的經驗。”除了政府關系,在技術和運營上,周西所在的公司也花費了很多精力去不斷優(yōu)化,“所以這個市場,一定非常慢。”6月20日剛宣布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的永友智行,主要研發(fā)符合“新國標”的兩輪電動車和換電柜。其聯合創(chuàng)始人龔海樂告訴燃財經,他們目前進入的市場是五六線往下的縣級城市。但他們更多的是針對電單車已有的存量市場,為市面上的存量兩輪電動車進行電池底座套件升級,使其能夠使用永友智行的換電服務。雖然哈啰出行換電服務業(yè)務負責人陳君表示,哈啰成立的換電合資公司,面向的是全社會有需求的兩輪電動車出行用戶,但在龔海樂看來,哈啰做的事情和他們在本質邏輯上不同?!肮嗟氖窃谝怨蚕黼妴诬嚨倪壿嬙谧鰮Q電。對哈啰來說,做換電是它大戰(zhàn)略里的一個附屬戰(zhàn)略——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來減少共享單車的運營成本?!苯邮苋钾斀洸稍L時,龔海樂正在一個小縣城里談業(yè)務,“每天在各地跑?!彼舱J為,要做這個市場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相應的政策因素太多,涉及的部門也多,“一個個死磕。”龔海樂認為,共享電單車之所以一直沒能發(fā)展起來,原因是因為沒有基站——也就是換電柜的基礎設施建設?!皳Q電的事情解決了,運營成本就會下降,共享電單車會成為一門好生意。在之前共享電單車的運營模式里,運營成本過高,融資能力有限,商業(yè)模式就運轉不起來?!饼徍氛f,如果其他大公司想要進入這個市場,他們也不排斥進行合作。事實上,滴滴出行2018年1月便在內部孵育了電單車項目“街兔電單車”;被美團收購的摩拜,也在2018年7月推出自己的電動助力車,但目前都沒有過大的動靜。哈啰電單車則于2018年9月開始了第一批的投放。燃財經分別就電單車市場的目前布局向滴滴、美團詢問,雙方均稱現在不方便回應。龔海樂認為,滴滴、美團現在更多的是在觀望狀態(tài):“大家都認為這個賽道很好,但還在各自為政的階段?!标惥齽t表示,據他們分析,中國3.5億電動車存量市場,在二三線城市分布了40%以上,所以哈啰換電會先從二三線城市來做。在周西的觀察中,大公司現在更多的是在地級市進行布局,和他們發(fā)生交鋒的機會不多?!按蠹覐哪膫€市場進入沒有好壞之分,但我們會認為,不能用之前的互聯網思維去做交通這件事情?!薄艾F在大家的整個想法還是悄悄的進村,可能已經在縣城里面做很大了但不說,因為共享單車當時那么多人同時在競爭,打到最后確實很尷尬。”龔海樂說。3.難關重重戰(zhàn)場隱蔽,不意味著輕松,反而可能意味著困難更多——因為門檻夠高,所以市場尚未爆發(fā)。對先入局者來說,大的機會后面是更大的挑戰(zhàn)。從共享電單車的發(fā)展過程來看,這個市場一直面對諸多困難和不確定。2017年1月,7號電單車在深圳上線,僅1天就被叫停,已投放的400輛車被責令收回;2月中旬,小蜜公共電動單車出現在北京市海淀區(qū)街頭,僅兩天后,就被海淀區(qū)交通支隊約談,要求全部收回;3月28日,共享電單車小鹿單車在天津上線僅12天便停止了用車服務,退出天津市場。2017年5月22日,交通部發(fā)布了《共享單車征求意見稿》,明確表示“不鼓勵發(fā)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2017年8月,多部委聯合下發(fā)了《關于鼓勵和規(guī)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不鼓勵發(fā)展共享電單車。2019年3月,滴滴街兔在泉州剛上線便被約談;哈啰電單車相比于單車業(yè)務也只覆蓋了三分之一的城市。電動車新國標的實行,對共享電單車行業(yè)來說,顯然是個利好。在今年3月份新出臺的《關于加強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實施監(jiān)督的意見》中,共享電動車清理標準變成了以是否符合新國標為前提,即達標共享電動車現在已不在政府的清理范疇中。新國標將電動車分為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摩托車,其中電動自行車劃歸非機動車;電動輕便摩托車和電動摩托車劃歸機動車。新國標規(guī)定,一款符合國家標注的電動自行車必須有腳踏騎行能力、最高車速不超過25km/h、整車質量不超過55公斤,電機功率不大于400W、電池電壓48V。缺少以上任意一條,將會被視為“超標車”。新國標在淘汰了大量不合格企業(yè)和占據原市場近九成的超標電動車后,面對用戶需求量大和購買欲低的矛盾,共享電動車或許會成為有效的解決方案。但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多。在艾瑞咨詢出行行業(yè)分析師冉闖闖看來,電單車前期投入要求較高,需要足夠的資本;重運營對許多公司來說也意味著挑戰(zhàn)。他也認為,消費者對共享電單車的接受度也有限:“縣城雖然適合電動車出行,但基本每家每戶都有,選擇共享電單車的比例有待觀察?!绷_彬也認為,如果有共享電單車他愿意嘗試,但更多時候還是傾向于使用自己的電單車,“因為使用率高,自己有一輛會更方便?!痹凇罢译婓H”創(chuàng)始人郭華南看來,新國標落地之后,電動車鋰電池基本上能用3-5年,對消費者來說,買一臺電動車成本如果均攤到每年來看相對較低,消費者對共享電單車的接受度和消費動力還有待觀察。祥峰投資合伙人、摩拜早期投資人趙楠告訴燃財經,他不看好共享電單車行業(yè)的原因是,運營成本比單車行業(yè)高太多,維護、換電、運營等都非常復雜,人為破壞性也遠高于單車?!澳眠@個概念去講故事圈新錢,可以看看是否能圈得到,但我個人不看好?!绷狠x則認為,共享電單車企業(yè)之前遇到的問題都是正常現象,在產業(yè)趨勢正確的情況下,每家企業(yè)都會有自己的發(fā)展模式,內部管理、資金、團隊出現問題都是正?,F象,但這不代表行業(yè)本身有問題?!拔抑荒苷f這個行業(yè)是在往前推進的。圍繞行業(yè)基礎的東西做,提升運營效率,回歸商業(yè)本質,這才是這個行業(yè)的關鍵點。另外,要謹慎對待資本、用好資本?!饼徍繁人麄冿@然都更樂觀一點:“這又將會是一場大戲。戲還沒開始,同學,請你買票等候?!?/div>
2019-06-26 09:33:17902 次
任正非在2012實驗室曾說:“哪怕(芯片)暫時沒有用,也還是要繼續(xù)做下去。一旦公司出現戰(zhàn)略性的漏洞,是幾千億美金的損失,這些財富可能就是因為那一個點,讓別人卡住,最后死掉?!比A為芯片28年的研發(fā)歷程中,穿插著這幾個關鍵數據:200+芯片組、8000+專利、100+國家、7000+員工。SIM卡芯片是海思打響外銷芯片的“第一槍”,然而該芯片很不走運,立項時一片尚能賣10美元,等海思研發(fā)出來了,其價格已經跌到1元人民幣。2006年,華為決定要做3G數據卡基帶芯片,次年開始組建無線終端芯片的研發(fā)團隊,開始研發(fā)移動通信的核心器件——基帶處理器。直到2009年,海思才發(fā)布第一款GSM低端智能手機的Turnkey解決方案。這個方案采用來自華為GSM基站的自研BP技術,開發(fā)的AP芯片名為Hi3611(K3V1)。2018年2月,華為發(fā)布首款3GPP標準的5G商用芯片巴龍5G01和基于該芯片的5G商用終端華為5GCPE,成為全球首家可以為客戶提供端到端5G解決方案的公司。8月發(fā)布7nm工藝制程和雙核“NPU”設計AI芯片麒麟980。去年全年,海思公司的收入接近76億美元,著名半導體研究調查機構ICInsights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海思的營收達17.55億美元,全球排名第14。此刻,我們將時鐘撥回到五年前。2014年7月26日凌晨,42歲的華為海思無線芯片開發(fā)部部長王勁突然離世,這一消息引發(fā)華為上下一片震動。從華為高管到基層莫不是痛惜哀惋,有熟識者甚至淚如雨下?,F任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余承東抒發(fā)“無盡哀思”、前榮耀總裁劉江峰感慨“英年早逝,何其痛哉”……各大社交平臺陷入一片哀慟,悼念這位英年早逝的英雄。這是王勁從大學畢業(yè)加入華為的第18個年頭,距離他從海外回到國內負責通信和終端芯片不過7年。這位在周圍人眼中“樂觀幽默”、“工作拼命”、“總是笑瞇瞇的”、“脾氣特好”的華為海思技術骨干,始終堅守在華為最艱苦、最容易失敗、擔責最多的研發(fā)一線。華為3G、瑞典研究所等華為無線幾乎所有重要產品和項目,都傾注了王勁無數的心血。時任的王勁只是無數華為芯片工程師中一個耀眼的縮影。從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決定造芯開始,帶頭研發(fā)首款專用集成電路(ASIC)芯片的徐文偉、華為芯片的“女掌門”何庭波……一個個核心人物陸續(xù)成長起來,見證著海思以摧枯拉朽的起勢陸續(xù)攻占國內機頂盒芯片、視頻監(jiān)控芯片、基帶芯片和手機AI芯片翹楚的位置,從無名小卒蛻變成中國最大芯片設計公司。這是一群華為芯片工程師負重前行的故事,是華為二十八年造芯史的簡寫,亦是觀察中國半導體產業(yè)漫漫長征路的一扇窗。海思:價值500億人民幣的華為坦克車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04年成立半導體子公司,華為要自主研發(fā)芯片的決定一直令很多人無法理解。芯片是個極難跨越的險灘,動輒燒錢數百億級別,極度耗費時間還不一定能有成效。市場上多少芯片公司在老牌芯片制造商的陰影下艱難生存,而一個非芯片基因出身的公司想要做芯片,這在多數人眼中無異于天方夜譚,最終結局也想必是石沉大海。如果只是想掙快錢,那大可不必砸錢搞芯片,萬一沒成,可能整個公司都跟著受拖累,但這只是短期的風險,而長期的風險是,如果有一天來自第三方的基礎部件和技術都沒了,華為是否依然能玩得轉。顯然,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思考的是如果讓華為長遠的活下去,在研發(fā)12年ASIC芯片后,華為在2004年10月成立全資子公司海思半導體。這一命名與芯片的原材料硅(Silicon)有關。海思的英文名字HiSilicon取自HuaweiSilicon的縮寫。但中文名卻讓大家犯了難,考慮到唯有“思想”深邃才能走得更遠,加上“思”與“silicon”發(fā)音近似,“海思”由此得名。在今年5月21日接受媒體采訪時,任正非描述了他眼中海思的定位:“海思是華為的附屬品,跟著華為的隊伍前進,就像一個坦克車、架橋車、擔架隊的地位?!比绻汴P注全球半導體的營收榜單,那么海思的增長速度絕對會令你瞠目。去年全年,海思公司的收入接近76億美元,著名半導體研究調查機構ICInsights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海思的營收達17.55億美元,是唯一一家躋身全球前15半導體供應商的中國公司,排名第14。在整個半導體行業(yè)一片頹勢之時,海思逆勢上漲,同比增長41%,排名也比去年Q1排名前進了11位。根據芯榜發(fā)布的國內2018年半導體設計企業(yè)收入排名,海思2018年以超出500億元人民幣(73億+美元)排名第一,遙遙領先第二名。海思官網的介紹中,穿插著這幾個關鍵數據:200+芯片組、8000+專利、100+國家、7000+員工……在28年的研發(fā)歷程中,海思陸續(xù)切入多媒體終端芯片、安防領域的視頻監(jiān)控芯片、移動終端的SoC芯片和基帶芯片、物聯網芯片、云端的服務器芯片和AI芯片等多個領域,這些產品線大多成長為所在領域的種子部隊,在國內甚至全球市占率位居前排。海思的崛起絕不是偶然,在這么多勛章的背后所隱藏的東西,遠比我們想象到的更為復雜。1991-2003前傳:沙漠里開出的郁金香任正非曾說過一句話:“沙漠里是不能種郁金香的,但是改造完的沙漠土壤,是可以種植的?!?984年成立的華為,是個倒買倒賣交換機的“二道販子”,老板任正非別說不懂芯片了,就連通信技術基因都是零??删褪沁@樣的一個貧瘠的技術沙漠,在用十幾年的光陰,澆灌出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花海??梢哉f,華為對核心技術的重視,早已深入骨髓??孔龃戆l(fā)家的華為,很快就意識到,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必須自主研發(fā)。1991年,華為剛剛結束了早期的代理生涯,任正非連個像樣的皮帶都不舍得買。做出自研交換機還不夠,電信設備中芯片成本占比高,而通用芯片難以實現差異化,要想在一眾對手中脫穎而出,華為必須開發(fā)自己的芯片。言知之易,行之難。沒有技術基礎怎么造芯?任正非的打法是狂攬人才,除了親友舉薦這種常規(guī)操作,還派華為員工去目標機構蹲點,就連任正非去參加展覽,都經常帶回幾個臨場“面試”的人才。就在這年,任正非挖到了堪稱是華為芯片奠基者的一個重要角色——徐文偉。當時徐文偉剛剛從東南大學自控系碩士專業(yè)畢業(yè)一年,在著名的港資企業(yè)億利達從事高速激光打印機的開發(fā)工作,擅長電路設計和匯編語言。恰逢郵電部在西安辦一個程控交換機學習班,匯聚了全國做交換機開發(fā)的技術骨干,其中就包括徐文偉,面對這一廣納人才的良機,華為派去的人白天學習,晚上就挨個到宿舍敲門挖人。也不知任正非當初的演說何其精彩,28歲的徐文偉決定放棄億利達的高薪待遇和穩(wěn)定前途,來到華為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創(chuàng)企。那會兒還鬧了個小插曲,華為挖人的事惹得億利達不太痛快,讓徐文偉吃了點苦頭。從看守所出來后,徐文偉迅速展現華為人的一大特質——超強執(zhí)行力。他很快在華為建立了ASIC設計中心,當時叫器件室,從事印刷電路板(PCB)設計和芯片設計。造芯事華為交換機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而因為外匯管制,一次性的工程費用就要幾萬美元。任正非甚至去借高利貸,在資金困局中,流片失敗的后果不敢想象,不僅幾萬美元打水漂,華為交換機研發(fā)很可能推進不下去。還好,華為第一顆具備自有知識產權的ASIC,在1991年一次流片成功!不過大家當時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竟然“百密一疏”,沒人想到給它取名字,就直接叫它ASIC。第一顆有名字的自研數字ASIC芯片在1993年推出,徐文偉給它取名“SD509”,S代表“半導體”,D是“數字芯片“。后來還有了模擬芯片“SA”系列,厚膜電路“SH”系列。SD509成功實現了數字交換機的核心功能——無阻塞時隙交換功能,并降低了C&C08交換機的成本。這款芯片誕生的背景也很特別。那時中國因為西方禁供電子設計自動化(EDA)開始自研,結果國產EDA剛在工作站和微機系統(tǒng)上開發(fā)成功,西方就解禁了。西方的這一做法使得剛剛國產EDA失去市場競爭力,以致直至今日,EDA仍然是掣肘國產芯片的關鍵部分。此前華為造芯主要是委托香港公司來設計EDA,任正非大手筆買來西方的EDA設計系統(tǒng)后,華為終于可以用自己的EDA來設計ASIC芯片。1994年,華為已成功設計出30多個芯片。1995年,華為成立中央研究部,其下設基礎研究部,負責為通信系統(tǒng)做芯片。中研基礎研究部成立3年就擁有300多名芯片設計工程師,使得華為成為當年國內最大且最先進的芯片設計公司。隨后華為再接再厲,先后在1996年、2000年、2003年,分別研發(fā)成功十萬門級、百萬門級、千萬門級ASIC,憑借C&C08交換機的大賣,華為一步一步坐上世界窄帶數字程控交換機領域的頭把交椅。不過,此時華為芯片事業(yè)還僅僅是奏響序曲,距離真正的飛升,還缺幾個關鍵人物的到來。1996年,懷揣著對工程師的信仰,兩位碩士畢業(yè)生何庭波和王勁進入海思。那一年,何庭波27歲,北京郵電大學通信和半導體物理專業(yè)碩士畢業(yè),進華為從事光通信芯片設計;王勁24歲,祖籍浙江黃巖,先后就讀于哈爾濱師大附中畢業(yè)和浙江大學無線電專業(yè),浙江大學通信與電子系統(tǒng)碩士畢業(yè),進華為做GSM基站研究。這兩位工程師身上可以還原出華為芯片研發(fā)者共同的特質:低調、堅定、能扛事、肯吃苦。何庭波看起來是個文弱的女孩,但一工作起來比男同事還拼,只要她認定的事,就會全力以赴的完成。比如在開發(fā)光傳輸芯片期間,因為產品開發(fā)和芯片開發(fā)會用到同一套儀表,何庭波經常和負責開發(fā)的高戟搶設備?!盀轱@示紳士風度,我每次都會讓著她,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备哧貞浀溃坝谑俏覀冇幸粋€’君子協(xié)定’:白天她調試,晚上我調試……”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代核心芯片成功交付,后續(xù)一系列芯片也相繼成功推出,累計銷售超過千萬片。王勁和何庭波一樣能拼,被稱為“最能啃硬骨頭”的人,不過他還有一個特質——脾氣好、愛笑。他所進入的無線產品線整體承受著長達十多年的虧損困境,無數個日夜的努力可能付之一炬,幾千萬甚至幾億的投入血本無歸,壓力非常大,沒有良好的心態(tài),很難撐下來。而在王勁同事們的回憶中,王勁完全沒抱怨過?!巴鮿艔牟涣R人,這點非??少F!”一位跟王勁在無線產品線同事多年的朋友說。他總是笑呵呵的,笑起來很爽朗,沒架子,講著講著筆掉了還要去撿筆。有人曾問他,為什么壓力這么大,還愛笑?王勁說:“哭解決不了問題,只有笑啰!”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因為在產品研發(fā)上一系列失誤,王勁最先參與的華為無線業(yè)務部DECT研發(fā)項目以失敗告終。1998年,他開始做GSM基站BTS30產品的產品經理,在GSM產品線最艱苦的時候,王勁和同事們還能唱著小基站的戰(zhàn)歌轉戰(zhàn)在西藏高原、農村山區(qū)、海外天涯海角。1998年,何庭波和王勁均在群英薈萃的華為研發(fā)部門露出鋒芒。這一年,何庭波被委以重任,獨自前往上海組建無線芯片團隊研發(fā)3G芯片。而王勁的BTS30則戰(zhàn)績驚人,從1998年一路賣到2008年,成為華為有史以來銷售壽命最長、銷售收入最大的單一基站產品,累積銷售數百億美元,是華為早期海外拓展的利器。幾年后,何庭波和王勁又分別被調到海外工作。何庭波在硅谷期間,親眼目睹了中美兩國在芯片設計上的巨大差距,這為日后海思大規(guī)模引進海外人才埋下了伏筆。王勁則負責起華為第一個在歐洲的研究所——瑞典研究所,研究3G核心技術。那時華為在西歐毫無名氣,這個開拓性的工作進展的非常艱辛。但據同事們回憶,他一句困難和抱怨的話都沒提過。后來王勁又做了歐洲地區(qū)部Marketing負責人。與此同時,華為正陷入一場焦頭爛額的戰(zhàn)事。因為在國內的小靈通和CDMA節(jié)節(jié)敗退,華為苦心經營多年的優(yōu)勢消耗殆盡,而中芯和UT斯達康抓住機會崛起,華為迫不得已轉移戰(zhàn)場,到海外去賣GSM和3G。2003年,華為沖出了重圍,在海外無線的收入年增長了10倍,3G也取得歷史性的突破,將一眾國內對手甩在身后。到2004年,華為已擁有數萬名員工,銷售額達462億人民幣。2004-2009起步:初出茅廬,峰回路轉騰出手來做新業(yè)務的華為,在2004年10月將ASIC設計中心獨立出來,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海思半導體,內部稱為“小海思”,從事外銷芯片業(yè)務。對手機麒麟芯片等系統(tǒng)芯片的研發(fā)以及公共平臺,仍在母公司體下,內部稱為“大海思”,后來歸屬在2012實驗室旗下,主要從事面向未來的技術研究。在華為內部,狠抓通信系統(tǒng)芯片的徐文偉被稱作“大徐”,“小徐”是徐直軍,在海思成立后開始掛帥進軍消費電子芯片市場,從戰(zhàn)略層面管理海思,海思的具體工作則由何庭波和她的北郵校友艾偉負責。海思總裁的重任落到了何庭波肩上,艾偉則分管Marketing,徐直軍則在以后的很多年是海思的Sponsor和幕后老大。海思被寄予厚望,最開始,任正非給它定下一個目標:招聘2000人,三年內做到外銷40億元人民幣。前者很快完成,后者卻遙遙無期。有人說海思從成立起連虧了十年,要不是背靠華為這棵大樹,早就涼了。不過華為海思高層的遠見也就此體現出來,上至華為最高決策者任正非,下至海思直接負責人,沒有誰因為海思的虧損而想要放棄造芯這條路,華為敢砸錢造“備胎”、造“備胎”的這種魄力和前瞻意識,放至今日也是許多企業(yè)所不具備的。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起步遠比想象艱難。2004年至2007年期間,海思消費芯片對外銷量幾乎為0,海思一成立就組建的手機芯片研發(fā)隊伍,長達五年了無音訊,幾款新生芯片紛紛遇到自家產品不敢用的窘境。要開發(fā)芯片,第一要務自然是定義芯片的規(guī)格(specification)。2005年,艾偉牽頭定義了幾顆消費電子芯片的規(guī)格,包括SIM卡、機頂盒芯片、視頻編解碼芯片等。SIM卡芯片是海思打響外銷芯片的“第一槍”,然而該芯片很不走運,立項時一片尚能賣10美元,等海思研發(fā)出來了,其價格已經跌到1元人民幣。由于技術門檻低、競爭激烈,海思直接放棄了這個業(yè)務。而海思引以為傲的安防監(jiān)控芯片,走向市場的第一步亦是無奈之舉。海思團隊起初做視頻編解碼芯片,原計劃是想先用在華為的視頻會議電視終端上。但這種平時都是領導在用的產品,出了問題難辭其咎,還可能影響華為的大產品銷售。自家產品不給試,海思只好出去找市場,殊不知峰回路轉,海思一腳踏進安防大門,就被時代的巨浪推到了潮頭。海思幾乎是和中國安防產業(yè)同步成長起來的。21世紀初,安防行業(yè)還被一些外資企業(yè)所占領,中國安防企業(yè)在世界頂級展會中只能拿到偏遠的小角落。如今全球安防行業(yè)的老大海康威視和老二大華股份,在當時不過是兩個不起眼的小角色。海思在安防市場的打拼歷程,可以用“天時地利人和”來形容。所謂天時,是指技術進步帶來的顛覆性力量,整個安防正在醞釀著數字化改革浪潮;所謂地利,是中國平安城市建設起步,一大批安防紅利正待收割;所謂人和,大華、??档纫慌袊鴱S商異軍突起,為海思芯片的落地提供了機會。2005年11月,艾偉帶著部分海思員工第一次參加在深圳舉辦的安博會,為即將問世的芯片提前預熱。次年6月,海思在TAIPEICOMPUTEX展會推出H.264視頻編解碼芯片Hi3510。率先拋出橄欖枝的是大華。早年華為曾做過面向通信機房監(jiān)控的第一代視頻監(jiān)控產品,后來把這塊業(yè)務與華為電氣的環(huán)境動力監(jiān)控業(yè)務打包賣給了艾默生。2006年,華為重新進入這一領域,配合運營商“全球眼”來做視頻監(jiān)控軟件平臺。由于華為自己基本不做攝像機整機,就去和???、大華談合作購買。恰逢大華開發(fā)第二代硬盤錄像機(DVR),正想在DVR上想守正出奇,兩個胸懷大志的公司一拍即合,第二年,大華就和海思簽訂了20萬片H.264視頻編碼芯片的合同(Hi3510、Hi3511),用于大華第二代DVR上。當時毫無品牌知名度的海思,終于拿下成立以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外銷芯片大訂單。在安防芯片取得商用進展的同期,一個對華為乃至中國都有非凡意義的新產品——基帶芯片巴龍系列剛剛誕生。多年以后,它和華為的通信技術實力成為中國強硬應對美國禁令的一個重要底牌。先說一下基帶芯片出場的背景,它最早切入的場景不是手機,而是數據卡。3G數據卡因其高速上網功能,成為很多商務人士外出的標配,而國內這片市場相對空白,華為適時切入這片市場大賺一筆,并與中興爭奪市場蛋糕。孰料數據卡業(yè)務井噴時,華為3G數據卡的基帶處理器卻常常斷貨。3G數據卡的基帶芯片被高通壟斷,但當基帶芯片供不應求時,高通開始在華為和中興之間實行平衡供應政策,華為很多項目因故拿不到芯片而無法簽單。市場倒逼之下,2006年,徐文偉拍板決定,要做3G數據卡基帶芯片。時任手機公司副總裁的李一男也執(zhí)此觀點:從數據卡芯片作為切入移動終端芯片的第一步,最是合適。第二年年底,時任歐洲研發(fā)負責人的王勁剛等來全球3G技術產業(yè)鏈初具成熟的佳音,就被火急火燎地召回上海研究所,組建無線終端芯片的研發(fā)團隊,開始研發(fā)移動通信的核心器件——基帶處理器(BP,BasebandProcessor)。從這時開始,已經在華為打拼11年的王勁開始在基帶芯片以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芯片研發(fā)中扮演重要角色。海思給基帶芯片起名“巴龍(Balong)”,是雪山的名字。許多國際半導體巨頭都有一套獨特的芯片命名邏輯,英特爾酷愛以設計組周邊的山川街道名字為代號,AMD則喜歡用F1賽車的賽道給芯片命名,而華為顯然對高山和典故情有獨鐘。巴龍雪山位于和珠穆朗瑪峰比鄰的西藏定日縣,海拔7013米?!盁o限風光在險峰”,國內3G還未正式商用,華為就開始做LTE相關研發(fā),并在2008年9月正式成立LTEUE開發(fā)部門。后來巴龍成為海思第一款成功的移動終端芯片?;鶐Ъ夹g有多難呢?大約五六年前,安防芯片巨頭德州儀器(TI)和GPU霸主英偉達(NVIDIA)都在做移動處理器的研發(fā),但因為缺乏基帶專利的積累陸續(xù)止步。蘋果的自研5G芯片遲遲未露真容,堅持為蘋果提供移動基帶芯片的英特爾,也于剛剛過去的5月放棄了移動5G芯片市場。而高通正是因為積累了可觀數量的3G、4G、5G基帶專利,在移動芯片市場所向披靡,其片上系統(tǒng)(SoC,SystemonChip)還被很多人調侃是“買基帶送CPU”。強大如蘋果,在跟高通大鬧專利案后,最終還是選擇花錢泯恩仇,繼續(xù)采用高通的芯片。唯有海思,十年一劍,巴龍出鞘,抗衡高通。歷史不時會出現驚人的相似,另一款多媒體芯片——機頂盒芯片,也像視頻編碼芯片一樣經歷了“柳暗花明”。前文我們曾說過,艾偉牽頭定義了機頂盒芯片的規(guī)格。根據華為老兵戴輝的描述,艾偉拉了軟件公司數字娛樂產品線負責人張國新(現微納研究院創(chuàng)始人)和分管Marketing的老王,頭腦風暴了一兩個月才最終定下來。張國新和老王負責的IPTV產品線有一個觀點:如果海思不規(guī)劃做機頂盒芯片,那他們產品線也沒必要設計和制造IPTV機頂盒硬件,不如去外面OEM或者購買華為終端公司的機頂盒。當時H.264一直被看作IPTV的未來走向。他們提了個激進的要求:要更加超前支持H.264高清,否則等芯片兩三年后出來就又落后了,因為博通和意法半導體的產品迭代速度非??臁C頂盒芯片的研發(fā)負責人是劉千朋,在他的帶領下,全球首款內置QAM的超低功耗數字有線電視(DVB-C)機頂盒單芯片在2007年底成功流片。和視頻監(jiān)控芯片相似,海思的機頂盒芯片起初也是去找華為終端公司的DVB(廣電的數字電視)機頂盒當“小白鼠”,但華為DVB機頂盒同樣是定位高端市場的產品線,一旦不賺錢就會被砍掉,不敢拿來讓海思試。海思也找過九州、長虹等著名有線電視(DVB)機頂盒公司,人家提的要求卻更苛刻:一旦出問題,華為要賠償所有直接和間接損失,包括品牌損失和股價下跌的損失。這種“賣司條款”,別說何庭波和艾偉不敢應允,海思的幕后老大徐直軍看到條款后,也不敢簽字。2008年5月,機頂盒市場露出了一條裂隙,陽光照到了海思身上——廣東電信給了華為一個10萬線的IPTV機頂盒大單。本來這跟海思沒啥關系,因為人家廣東電信指明要用博通的芯片方案,并會根據自己的IPTV推廣進度來要貨及支付貨款。偏偏IPTV業(yè)務開展前期有很難確定用戶量的需求預測,博通芯片供貨期又需要16周,這導致按時按量供貨的不確定性非常高。老王跟博通中國區(qū)老大溝通無果后,張國新趕到廣東電信,提出:能否使用海思的方案?我們基于海思芯片的機頂盒已經測試完成,產品穩(wěn)定,性能良好,可以馬上提供測試。此時對于廣東電信而言,IPTV業(yè)務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于是雙方共擔新芯片可能帶來的風險。測試結果令雙方長舒一口氣。采用海思芯片和博通芯片的機頂盒性能相差不大,在散熱和開機時間上甚至略勝一籌。隨后,在同年8月的第十六屆杭州ICTC2008展上,海思現場發(fā)布并展示了業(yè)界最佳性價比全系列機頂盒(STB)芯片解決方案。它和視頻監(jiān)控芯片一樣,采用硬件解碼,速度快、加工費低,而且第一個做到了芯片和操作系統(tǒng)、瀏覽器(基于webkit)的緊耦合。對廠家來說,采用海思方案的高清機頂盒電路板價格低(100元左右),技術門檻也降低,一時間,一大批機頂盒小公司成長起來。有人說,海思太幸運了,機遇趕著往它身上撞??墒羌僭O沒有提前做好布局,如果海思的芯片質量達不到標準,它又怎能抓到住這些機會?在沒能與品牌機頂盒公司直接合作的情況下,海思的“黑盒子”方案靠發(fā)動廣大野戰(zhàn)軍拿到了市場。5年后,它在國內機頂盒芯片市占率達到第一。這種打法,與聯發(fā)科當年服務眾多山寨手機廠家的策略如出一轍。2006年,在業(yè)界首創(chuàng)GSM智能手機交鑰匙(Turnkey)解決方案的聯發(fā)科,將手機主要功能集成在一塊芯片上,引爆國內山寨機快速擴張。當時在2G領域,歐洲的GSM陣營完勝美國的CDMA陣營。聯發(fā)科也從一家DVD小廠平步青云,占得移動終端芯片牌桌上的一席。看見聯發(fā)科的功能機方案鋪天蓋地,眼紅的海思開始打造自己的Turnkey方案。手機芯片的核心有兩塊:應用處理器(AP,ApplicationProcessor)和基帶處理器(BP,BasebandProcessor)。AP包括CPU、GPU等;BP則負責處理GSM、3/4/5G等各種通信協(xié)議以及射頻等核心單元,代表了通信能力,之前我們提到的巴龍就屬于BP。雖然2004年就組建了研發(fā)隊伍,但直到2009年,海思才發(fā)布第一款GSM低端智能手機的Turnkey解決方案。這個方案采用來自華為GSM基站的自研BP技術,開發(fā)的AP芯片名為Hi3611(K3V1)?!癒3”同樣名自高山,是喀喇昆侖山脈自西向東的5座主要山峰中的第三高峰——布洛阿特峰(BroadPeak)的代號。它也是全球第12高峰,海拔8051米。但這一寓意雄渾高遠的名字,并沒有給海思帶來好運。K3V1采用110nm工藝,遠落后于對手采用的65nm/55nm/45nm工藝,操作系統(tǒng)又選了江河日下的WindowsMobile。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華為自己的終端公司因為深陷在為歐洲運營商定制3G手機的泥潭中,無力應用K3V1。無奈之下,海思借鑒聯發(fā)科,找了家華強北的山寨廠做整機。一時間,華為深圳坂田基地門口人聲鼎沸,到處充斥著小販叫賣山寨GSM智能手機的聲音,令人不堪其擾。彼時山寨市場有展訊、聯發(fā)科等強敵鎮(zhèn)守,產品本身及銷售策略上的缺陷使得K3V1出師未捷身先死。K3V1不僅受到外界群嘲,連內部人員都不看好。負責營銷的副總裁胡厚崑認為,服務低端的GSM山寨機混淆了華為的定位,傷害了華為的高大上品牌價值,堅持要砍掉這條線。2010-2014穩(wěn)定:巴龍出鞘,安防突圍2009年11月,華為海思和華為終端等部門正式成立聯合項目。歷經近千個晝夜的協(xié)同奮戰(zhàn),王勁和同事們于2010年推出了業(yè)界首款TD-LTE基帶芯片巴龍700,支持LTEFDD和TD-LTE雙模,并在同年7月參加德國TOM認證,正式進入商用終端領域。巴龍芯片的一次流片成功令上海研究所一片歡騰,但稍有遺憾的是,巴龍問世之時恰逢智能手機蠶食掉大部分數據卡市場,高通的芯片也不再稀缺。盡管生不逢時,后續(xù)巴龍不僅被應用到數據卡、以及無線路由器和MIFI等多種終端設備,還成為手機芯片的核心競爭力。2010年,任正非將手機業(yè)務升級為公司三大業(yè)務板塊之一,放出豪言要做到世界第一。安防領域冒出了人工智能(AI)的萌芽,德州儀器(TI)和華為都整起了買芯片送車牌識別算法的打法。不過,兩者的技術方案卻有本質的不同。TI的視頻監(jiān)控芯片采用ARM+DSP架構,而海思采用的是ARM+IVE架構,IVE是做成了芯片硬件內核的智能視頻分析加速引擎。TI的數字信號處理單元(DSP)非常強大,華為的GSM基站就是基于TI的DSP來做基帶處理,開發(fā)成本低并且可以靈活加載。但從3G開始,海思全都采用自己開發(fā)的專用芯片,以進一步提升效率和降低功耗。同樣在這一年,海思SoC開始大規(guī)模進入全球最大的安防攝像頭廠商——??低?。后來中國廠商在全球大賣DVR,鼎盛時期海思占領了79%的全球DVR芯片市場份額。伴隨著數字化和IP(互聯網協(xié)議)狂潮,海思在巨變中抓住市場的需求,在性能提升、成本控制、開發(fā)門檻、配套算法和軟件等方面均優(yōu)勢明顯。廠家只需拿一顆海思SoC芯片配上外圍的元器件,就能做成一個IP攝像機的電路板,再加上電源、鏡頭等光學器件,就能做成各式各樣的入門級攝像機。贏得口碑的海思,開始在視頻監(jiān)控領域和機頂盒領域一路高歌猛進。2012年,駐杭州的Top銷售員,光是??岛痛笕A的訂單就就賣了一千多萬片。同年機頂盒芯片開始出貨量大增,并于次年登上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寶座。據傳到2014年,海思安防系列芯片已占據全球超過一半的市場,在國內的市占率更是高達90%。外銷的消費電子芯片發(fā)展勢頭正猛,但手機芯片還籠罩在一片陰云之中。時間回溯到2011年,華為新成立一個總研究組織——2012實驗室,主要面向未來5-10年的發(fā)展方向進行研究。大海思和研究人工智能的諾亞方舟實驗室等一起作為二級部門歸屬于2012實驗室。任正非對何庭波說:“給你4億美金每年的研發(fā)費用,給你2萬人”,“一定要站立起來,適當減少對美國的依賴?!焙瓮ゲㄒ宦爣槈牧耍敃r整個華為研發(fā)不到10億美元,員工僅有3萬人,而2011年海思的銷售額只有66.6億人民幣,華為全年凈利潤只有150億人民幣。2012年,對于華為終端和海思而言都是值得載入史冊的年份。8月,承載著海思希望的K3V2應用處理器問世。9月,負責華為消費者業(yè)務的余承東定下七條重要的調整戰(zhàn)略,其中就包括“啟用華為海思四核處理器和巴龍芯片”。K3V2的研發(fā)吸取了K3V1的教訓,架構用谷歌的安卓系統(tǒng)取代了WindowsMobile,并花高價買來ARM架構的授權。雖說它采用的40nm工藝沒追上當時高通、三星芯片采用的28nm工藝,但它與上一代產品相比進步很明顯。它是問世時體積最小、速度最快的手機處理器。一發(fā)布就引起競爭對手的警覺,網傳三星曾因此推遲對搭載該處理器的AccendD系列的屏幕供應,致使產品的上市時間延遲了大半年。但這款芯片的短板同樣明顯,發(fā)熱量大、GPU兼容性問題層出不窮,用戶體驗感極差。開發(fā)人員不得不“挖東墻補西墻”,從軟件層面來填補芯片上的漏洞和Bug。因為芯片的問題,D系列手機綜合性能表現非常爛,銷量慘淡,很快就“壽終正寢”了。中端機P6因為強抓質控并在19個國家進行地毯式廣告轟炸,銷量和口碑都還不錯,而K3V2E芯片依然被罵“拖后腿”。華為堅決用旗艦手機奶自家芯片的做法,引來了外界此起彼伏的質疑和謾罵,“萬年海思”的嘲諷已經深深烙印在每個使用海思芯片的機器上,而海思回應那些負面聲音的唯一方式,就是沉默,在沉默中積蓄力量。那些日子過得相當艱難,海思團隊背負的不止是芯片的成敗,還有華為手機的口碑。每一位成員都憋著一股勁兒、吊著一口氣,在實驗室夜以繼日地投入研發(fā)工作。終于,2014年初,海思發(fā)布麒麟910芯片,一雪前恥。這款芯片不再以雪山為名,而是用中國神話的瑞獸麒麟命名,并首次集成了自研的巴龍710基帶芯片,這也是海思第一次將AP和BP集成在同一塊SoC上。K3V2出現的問題被一一改進,麒麟910在制程上追平了高通的28nm,并大大降低功耗,改善了兼容性。隨后出場的麒麟920芯片,終于在性能上戰(zhàn)平上一代高通旗艦芯片。麒麟920還整合了巴龍720,LTECat.6的手機。榮耀6一出來,就飆升到各跑分軟件的第一名,幾乎吊打吊打華為全線機型,使海思麒麟芯片第一次達到與行業(yè)領袖高通對飆的地位。然而勝利的曙光剛剛出現,王勁,那個撕開高通防線的核心人物,剛從美國出差回來就連軸開會,回家后突發(fā)心臟病,猝然長逝,年僅42歲。2015-2019飛升:勢不可擋,多面制霸令人感到些許安慰的是,巴龍和麒麟芯片沒有辜負王勁的付出。從麒麟925伊始,海思一掃昔日坎坷的命運,開始大步流星地向上攀升。盡管志存高遠,華為對進軍高端的市場還是相當謹慎,搭載麒麟925的旗艦手機Mate7首期只做了30萬部。誰知幸運女神的橄欖枝,再一次伸到了華為的面前。出人意料的是,手機雙霸蘋果和三星先后掉了鏈子。蘋果爆發(fā)嚴重的好萊塢“艷照門”事件,加上未在中國境內設服務器,安全隱私問題倍受質疑。同時三星Note4設計方面嚴重失誤,新機型仍沿用塑料外殼和滑動指紋,外觀土氣,揚聲器位置也設計的不合理。于是乎一大批國內政企要人舍棄蘋果和三星,轉投華為的懷抱,霎時間,Mate7一機難求,全球銷量超750萬,成功讓華為打開了高端市場的大門。此時,飽受詬病的麒麟芯片終于趕上了華為手機發(fā)展的步伐。麒麟品牌從出場到麒麟935,一直采用臺積電28nm工藝。在研發(fā)麒麟950之前,海思團隊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跳過20nm,直接挑戰(zhàn)更為先進的16nmFinFET。他們從2013年底就開始與臺積電等合作伙伴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了16nm先進工藝的量產成熟,并于次年4月實現業(yè)界首次投片,2015年1月實現量產投片。11月,麒麟950正式發(fā)布。這是麒麟芯片的翻身之作。麒麟950成為業(yè)界第一款采用臺積電16nmFinFET工藝制程的移動處理器,比采用三星14nmFinFET工藝制程的高通驍龍820提早面世了小半年,而且除了GPU之外性能幾乎和驍龍820打平。另外,這款芯片開始集成海思自研的ISP模塊,使其吞吐率性能提升4倍,高達960Mixel/s,助力華為P10在專業(yè)相機評測網站DXOMARK公布的拍照成績上趕超iPhone7。將時間往回撥1個月,還有另一件值得記入史冊的事情。海思擊敗高通等幾家巨頭,獨家獲得奔馳第二代車載模塊全球項目的超大訂單,合同期長達十年,這意味著奔馳乘用車未來十年都搭載有華為的芯片。這對中國芯片業(yè)同樣是值得紀念的里程碑。很快,屬于海思巴龍和麒麟的高光時刻來了。新興的5G和AI技術,給了華為突破高通重圍的土壤,破繭成蝶的麒麟芯片開始與高通、蘋果兩大國際巨頭進行新一輪的角逐。2016年,華為在芯片領域的投資高達100億元人民幣。2017年,海思推出第一代AI芯片麒麟970,業(yè)內首創(chuàng)在手機SoC芯片上采用獨立的AI計算模塊“NPU”設計,一舉拿下6個業(yè)界第一。而蘋果的自研AI芯片A11比麒麟970的發(fā)布時間遲了2周。這一年,壟斷4G基帶市場的高通先后拔下全球首款5G調制解調器和首個5G數據連接的頭籌。緊接著,華為在2018年2月發(fā)布首款3GPP標準的5G商用芯片巴龍5G01和基于該芯片的5G商用終端華為5GCPE。這意味著華為同時突破了網絡和終端這兩大5G商用的基礎條件,成為全球首家可以為客戶提供端到端5G解決方案的公司。乘勝追擊的海思,又在去年8月率先發(fā)布了新一代AI芯片麒麟980,采用最先進的7nm工藝制程和雙核“NPU”設計,尺寸小到僅比指甲蓋稍大一點,在其上集成了69億個晶體管(麒麟970的晶體管數為55億),還可與華為的巴龍5G01基帶芯片匹配,為5G通訊做好準備。早在2015年,華為就已經開始投入7nm技術的相關研發(fā),并于次年開始進行麒麟980這款芯片的IP儲備、2017年開始SoC工程驗證、2018年開始量產。麒麟980芯片從起始到發(fā)布用時3年,投入數億美元的研發(fā)費用。麒麟980在AI運算方面帶來了全面的提升。Mate20超流暢的操作體驗以及視頻檢測、物體識別與分割、AI視頻留色、卡路里識別、3D結構光解鎖等豐富的AI應用,都離不開麒麟980這個幕后功臣。從被國際巨頭們按地摩擦,到在高端手機芯片市場上與蘋果、高通、三星四足鼎立,海思麒麟上演了一場華麗的逆襲。能做芯片的手機廠商僅有3家,能夠同時做芯片和基帶的手機廠商更是不超過2家,而能夠跟高通對抗且擁有芯片和基帶的手機廠商,唯華為爾爾。不止是終端,作為國內云計算市場的新秀,華為將造芯的目標已經擴展到云端。過去一年內,華為緊鑼密鼓地發(fā)布AI芯片昇騰系列和服務器芯片鯤鵬系列。昇騰芯片采用華為開創(chuàng)性、可擴展的“達芬奇架構”,單芯片計算密度最大的昇騰910采用7nm工藝,主打高效計算低功耗的昇騰310采用12nm工藝。服務器芯片鯤鵬920同搭載該芯片的泰山服務器在今年1月發(fā)布,這一芯片同樣采用迄今最先進的7nm工藝,架構用的是ARM,性能跑分超出之前業(yè)界標桿產品的25%,能效提高30%,功耗也有所降低。同一時期,巴龍亦有了新的突破。新出場的巴龍5000采用業(yè)界標桿的多模設計,峰值下載速率是4GLTE可體驗速率的10倍,并在進行5G研發(fā)之時就已在華為體系內部進行網絡側、芯片側和終端側的協(xié)同。巴龍5000和基于該芯片的首款5G商用終端華為5GCPEPro一起,將華為的5G優(yōu)勢再次提升。同樣在今年首秀的還有業(yè)界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天罡系列。這是全球第一個超強集成、超強算力、超寬頻譜的芯片,實現基站尺寸縮小超55%、重量減輕23%、功耗節(jié)省達21%,不僅安裝時間是標準4G基站的一半,還允許市場上存在的大多數基站直接升級到5G。為了趕上5G的高速列車,華為投入5700多位從事5G研發(fā)的專家工程師,在全球范圍建立了11個5G研創(chuàng)中心,如今每當5G新版本出來,華為能在1個月內完成迭代?!拔覀兊?G產品對于歐洲來說是最合適的?!比握窃诒驹?1日接受采訪時自信地說:“我們有幾十年都不會腐蝕的材料,這些特性很適合歐洲,歐洲跟我們溝通很密切。華為的5G是絕對不會受影響,在5G技術方面,別人兩三年肯定追不上華為?!弊兙殖霈F在安防市場。一方面,華為宣布重新入局安防攝像頭;另一方面,海康、大華等也在積極推進AI算法和AI芯片的研發(fā)。這意味著華為要開始和它的老客戶??怠⒋笕A等同臺競技,同時核心業(yè)務的垂直整合正成為一種趨勢。但沒想到華為、海康、大華的直接競爭還沒提上日程,他們就一并進入了美國的黑名單。危機:至暗時刻,備胎轉正2019年5月,黑云壓城城欲摧。在全球通信界勢如破竹的華為被美國視作國家安全的威脅,特朗普政府簽署行政命令,要全力壓制這顆“眼中釘”。形勢極其嚴峻,美國政府的霸凌政策施壓下,華為的老伙計們——英特爾、高通、谷歌、微軟、ARM等不得不選擇停供,WiFi聯盟、SD協(xié)會、國際固態(tài)技術協(xié)會(JEDEC)、PCI-SIG外圍部件互連專業(yè)組標準組織、USB-IF這五大標準組織均暫時將華為除名,其后又陸續(xù)恢復華為的資格。如果華為沒有應對之策,那么此時已經是危急存亡之秋。此時,任正非多年來未雨綢繆的戰(zhàn)略眼光,為華為提供了與美國政府叫板的底氣。引用任正非在2012實驗室的講話:“哪怕(芯片)暫時沒有用,也還是要繼續(xù)做下去。一旦公司出現戰(zhàn)略性的漏洞,我們不是幾百億美金的損失,而是幾千億美金的損失。我們公司積累了這么多的財富,這些財富可能就是因為那一個點,讓別人卡住,最后死掉。這是公司的戰(zhàn)略旗幟,不能動搖?!比缃裎覀冊倩仡櫲握堑母哒斑h矚,不得不為之嘆服。正是任正非做出極限生存的假設,對有朝一日先進芯片和技術不可得提前做了備案,才有了2019年5月19日海思總裁何庭波鼓舞士氣的那封致員工信:所有海思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高通斷供,華為有自己的麒麟和巴龍;英特爾斷供,華為有自己的CPU鯤鵬;ARM斷供,華為已經購買了ARMv8的永久使用權并熟練掌握ARM架構的設計和修改。長遠的路依然艱險,至少暫時性的困難足以應對。海思也有還沒能攻克的短板,自研GPU還未趕上國際一流GPU的水準,在射頻領域與國外頂尖企業(yè)暫時難較高下。但,這不只是華為的危機,它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yè)的軟肋。芯片設計必備的EDA工具、模擬芯片皇冠上的明珠射頻芯片都長期被歐美廠商卡脖子。晶圓代工的形勢更為嚴峻。最先進的制程工藝掌握在臺積電和三星手里,內地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的14nm工藝制程量產,還要等今年下半年。中芯國際要想突破更小的制程,就需要買更精細的“刻刀”——光刻機。全球最先進的光刻機均由荷蘭ASML打造,而中芯去年花1億美元從ASML買來的中國唯一一臺EUV光刻機遲遲未聞進入國內的消息。更危險的是,ASML造光刻機的光源、激光發(fā)生器等核心部件,掌握在美國公司手中。這些短板有預備的解法嗎?或許有,或許沒有。但抵御一切風霜的盔甲——人才一直都在,我們要等待的是下一個擁有極強戰(zhàn)略眼光的人,還有更多愿意投入芯片事業(yè)的人。結語相比百年IBM、五十年英特爾,十五歲的華為海思在半導體產業(yè)還是一個勇闖無人區(qū)的“青少年”。這個青少年踩過雷,也撞過運,承受過質疑和嘲諷,也享受過贊美和推崇。從默默無聞到鋒芒畢露,這個逆襲故事的每一處起承轉合,都是由海思數千名工程師共同書寫而成。歷史證明,成大事者,不計較一城一池得失。在華為還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公司時,面對強手如林的新沙場,就敢于砸下重金去打造可能永遠都不會用到的芯片,華為海思的工程師們夜以繼日地積蓄力量,最終實現一個又一個反殺。假設海思沒有這些前瞻性的布局,沒有將這些關鍵的核心技術攥在手心,當美國亮出“禁供”的技術霸權殺手锏,華為大概率很難有如今這“備胎轉正”的底氣和起訴美國政府的勇氣。同時,這也是中國半導體產業(yè)長征的縮影,紫光、中芯國際等國產半導體企業(yè)們在努力突破西方世界的桎梏,千千萬萬個芯片研發(fā)人員正像曾經的徐文偉、何庭波、王勁、艾偉那樣前仆后繼地沖鋒陷陣于一線,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他們又將書寫出新的芯片故事。他們也許不是天才,也許不會成為芯片事業(yè)的掌舵者,但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鮮花和禮敬不止屬于功成名就者,更是屬于這場艱苦長征中每一個鞠躬盡瘁的人。參考資料:1、劉文《華為往事》2、張利華《華為研發(fā)》3、任正非《在2012實驗室的講話》4、張靜波《芯片女皇何庭波,終結華為“無芯之痛”》5、集微網《追憶華為海思無線芯片開發(fā)部部長王勁》6、戴輝《老兵戴輝:華為芯片事業(yè)是如何起家的?》7、戴輝《老兵戴輝:華為海思的麒麟手機芯片是如何崛起的?》8、戴輝《老兵戴輝講述從0到1的血淚史,海思的視頻監(jiān)控芯片如何一步步成為行業(yè)霸主》9、戴輝《老兵戴輝:海思機頂盒芯片是如何成為霸主,并與中國標準相互成就的?》10、項立剛《為王勁送行》2014年11、萌哈科技《華為海思麒麟處理器的成功之路》12、方珺逸《海思成名前那些事兒》
2019-06-26 09:27:37960 次
6月25日消息,產業(yè)互聯網大潮已來,以制造端的智能化、物聯網化為特征的工業(yè)互聯網便是大潮里最先進化的一環(huán),于是,傳統(tǒng)制造業(yè)巨頭孵化的工業(yè)互聯網平臺不斷涌現。樹根互聯是三一重工孵化的工業(yè)互聯網平臺,目前已完成了5億元的B輪融資。其以工業(yè)互聯網平臺為抓手,快速搭建起產品數字化、設計研發(fā)數字化、生產制造數字化、后市場服務數字化和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的平臺服務,并打造了包括鑄造產業(yè)鏈、注塑產業(yè)鏈、紡織產業(yè)鏈等在內的14個行業(yè)云平臺,帶動產業(yè)鏈大批上下游企業(yè)完成數字化轉型。同時,可以面向機器制造商、設備使用者、政府監(jiān)管部門等社會組織,在設備后市場服務、資產管理、能耗管理、融資租賃等方面提供深度服務。以樹根互聯為代表的通用型工業(yè)互聯網平臺如何服務客戶?其服務客戶背后的思考邏輯是什么?在工業(yè)互聯網開始從概念到務實落地的變化過程中,樹根互聯是怎么做的?圍繞這些問題,一起惠和樹根互聯高級副總裁黃路川進行了一次交流。在黃路川看來,工業(yè)互聯網是個“慢活”,且需要大量持續(xù)的資金研發(fā)投入,所以“一開始從平臺到客戶都要想清楚做這個事的價值,保持開放心態(tài),不能追風口賺熱錢,要持續(xù)把產品和服務做好”。01產品+解決方案雙驅動基于自主研發(fā)的工業(yè)互聯網底層平臺,樹根互聯采用產品+解決方案的雙輪驅動,從設備物聯到數據計算等平臺服務能力再到應用層的各類應用,擁有完整的軟硬件產品矩陣,可滿足客戶的設備管理、全業(yè)務線智能化等需求。除了產品外,樹根互聯還提供各行業(yè)解決方案,目前其為包括鑄造行業(yè)、縫制機械行業(yè)、注塑行業(yè)等多個行業(yè)提供解決方案。解決方案具體為樹根互聯以PaaS平臺為核心,在自研產品的基礎上連接各個環(huán)節(jié)上很好的合作伙伴,一起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整體方案。以烘干機行業(yè)為例,樹根互聯的根云平臺能夠遠程管理機組狀態(tài),集中管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機組,配合大屏幕監(jiān)控、PC監(jiān)控和手機監(jiān)控以及完善的報警管理(非法操作報警、設備異常報警、報警分布統(tǒng)計、其他報警),更好地提升烘干機工藝及行業(yè)售后服務能力,真正實現無人化值守。樹根互聯的官網顯示,樹根互聯的工業(yè)互聯網平臺“Rootcloud”已經接入超56萬臺高價值設備,覆蓋61個行業(yè),連接超4500億資產,支持4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設備接入,并成為國內首批通過工業(yè)互聯網平臺可信服務評估認證的企業(yè)之一。對于使用樹根互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效果,黃路川舉例稱,以紡織產業(yè)為例,樹根互聯為縫紉機龍頭企業(yè)杰克集團打造杰克縫制5G+工業(yè)互聯網應用平臺。一方面幫助杰克實現主動售后服務模式,縮短80%以上服務響應時間,降低服務成本,同時基于大數據推動設備研發(fā)的快速迭代,縮短10%產品市場推廣時間;另一方面基于行業(yè)平臺,降低產業(yè)鏈上中小服裝企業(yè)信息化的成本,幫助更多企業(yè)實現精益化管理。據悉,樹根互聯從服務三一重工,解決內部業(yè)務智慧化起家,基于做三一重工的工程機械后市場服務的經驗,一步步拓展到其他行業(yè)高價值、關鍵設備的后市場服務,然后再拓展這些設備應用工廠的生產優(yōu)化服務,進而形成產業(yè)鏈維度的工業(yè)互聯網平臺方案,同時橫向拓展多個行業(yè),最終形成跨行業(yè)、跨領域的通用型工業(yè)互聯網平臺??偨Y來看,其發(fā)展路徑為:設備——工廠——產業(yè)鏈——行業(yè)平臺。黃路川告訴一起惠,樹根互聯已完全成長為第三方的通用型工業(yè)互聯網平臺,目前,三一重工的業(yè)務占比為一成,第三方客戶服務業(yè)務占到九成,其中既有營收幾百億、上千億的大客戶,也有眾多千萬級規(guī)模營收的中小客戶。02新的變化:更加務實事實上,工業(yè)互聯網這個領域在政府和資本的帶動下,吸引了不少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和傳統(tǒng)企業(yè)。而隨著行業(yè)的發(fā)展,獲客難、落地難的問題暴露在所有玩家面前,“外熱內冷”成為工業(yè)互聯網的發(fā)展特色。但從去年開始,行業(yè)悄悄發(fā)生了變化。在黃路川看來,從2018年下半年至今,能明顯的感覺到的是,很多做工業(yè)互聯網的企業(yè)都退出了,背后的原因是工業(yè)互聯網暫時難以產生實際價值,難以落地?!岸一ヂ摼W巨頭的云業(yè)務對工業(yè)互聯網也提的少了,定位更下沉到IaaS和PaaS層?!眲?chuàng)業(yè)企業(yè)冷卻的另一方面,則是大型企業(yè)包括國企、央企,由于內部設備、資產、生產等管理,以及外部供應鏈和客戶服務管理的強烈需求,對工業(yè)互聯網的熱情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與成熟的工業(yè)互聯網平臺合作,建設自己的工業(yè)互聯網平臺體系。雖然政策方面對工業(yè)互聯網明面的宣傳和提法有所減少,但是實際推動力度卻在加強,各地地方政府都在加快建設各區(qū)域工業(yè)互聯網平臺。具體到樹根互聯,黃路川表示,過去半年最大的變化是“更務實”,主要體現在區(qū)域云、平臺、應用、生態(tài)這四個方面:在區(qū)域云業(yè)務方面,其發(fā)現工業(yè)具有很強的集群和區(qū)域效應,為此,樹根互聯新增了工業(yè)互聯網的區(qū)域云業(yè)務,并在蘇州、西安等地落地。在工業(yè)互聯網平臺產品上,樹根互聯投入了大量資源進行平臺升級,包括接入能力、平臺化能力、可信標識、AI、混合云部署等。在平臺應用方面,樹根互聯聚焦到4個剛需最強的應用場景:設備后市場服務、產線資產管理,能耗管理,產業(yè)鏈金融服務。在生態(tài)方面,樹根互聯明確了兩條發(fā)展主線。一條是“垂直行業(yè)平臺”,面向大型企業(yè),提供工業(yè)互聯網平臺產品技術;一條是“開發(fā)者平臺”,面向中小型企業(yè),建設工業(yè)互聯網應用生態(tài)。黃路川稱,樹根互聯在產品和業(yè)務上的變化,都是圍繞著自己的初心——把各個工業(yè)產業(yè)鏈上下游通過平臺鏈接起來,為工業(yè)企業(yè)提供真正需要的工業(yè)互聯網平臺。03業(yè)務變化背后的客戶服務邏輯從開始服務第三方客戶,到如今在工業(yè)互聯網大環(huán)境下,所做的務實變化,在黃路川眼中,樹根互聯始終在保持初心——幫客戶想清楚工業(yè)互聯網的價值,以客戶為中心。這也是其業(yè)務始終的邏輯。黃路川告訴一起惠,企業(yè)要通過工業(yè)互聯網實現業(yè)務線智能化,提升效率,首先企業(yè)一定要想清楚價值,如果來了一家中小企業(yè)或龍頭企業(yè),自己沒想清楚價值,樹根互聯一定會幫客戶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價值點,而不是幫企業(yè)套上工業(yè)互聯網的概念?!耙欢ㄏ肭宄@件事對你本質的核心業(yè)務到底有什么幫助。比如說節(jié)省了能耗、進行了工業(yè)設備的開工連續(xù)性,或增加了售后服務能力?!秉S路川說道。在黃路川看來,這種邏輯下,也造就了樹根互聯與競爭對手的不同。他表示,在一個成熟的工業(yè)環(huán)境里面,很多公司都只做一層,比如只做大數據或者只做設備檢修,最終麻煩留給了客戶,需要再花時間和成本把不同的服務連接起來。黃路川告訴一起惠,樹根互聯是把整個所有的層級都做了,把麻煩留給自己。這種麻煩是包括0T、IT、CT、DT和工廠現場數據的綜合,是要自己一體化去設計的。當然樹根互聯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自己做,“我們要做生態(tài),但是我們作為平臺公司的一體設計是有機結合,不是一團散沙”。“合作伙伴必須在我們統(tǒng)一的架構、統(tǒng)一的設計下去做,也就是說,我們是總架構師和總設計師,平臺里面的生態(tài)發(fā)展要符合我們的定義。在這個邏輯下,我們要去篩選每個層面符合樹根的合作伙伴,然后幫助客戶一起去打造行業(yè)的服務平臺?!秉S路川表示,工業(yè)互聯網平臺如果自己不想明白價值到底在哪,如果不幫助客戶想清楚做工業(yè)互聯網的價值,只是想一開始賺錢,賺快錢,很快就會遇到瓶頸。04未來行業(yè)發(fā)展:重視研發(fā)積累和深耕事實上,目前,國內已有眾多公司孵化出工業(yè)互聯網平臺,除了樹根互聯、還包括海爾的cosmoplat、富士康的BEACON、航天科工的航天云網、浪潮的M81工業(yè)互聯網平臺、運營商中國移動的ONENET、阿里的ET工業(yè)大腦等,以及眾多科技創(chuàng)業(yè)公司,如黑湖智造、云工廠等。那未來眾多平臺間的競爭到底依靠的是什么?在黃路川看來,平臺之間的競爭首先得看各自的理念。有些是服務大的企業(yè),有些實服務中小企業(yè),有些時服務整個產業(yè)鏈。其次靠的是平臺形成的生態(tài)的深度和廣度。此外,還有研發(fā)能力。黃路川表示,樹根互聯一直非常重視研發(fā)能力,本次5億的B輪融資資金也將用在平臺研發(fā)上。“此輪資金將繼續(xù)聚焦投入平臺研發(fā),持續(xù)拓展中國工業(yè)互聯網產業(yè)生態(tài)布局,不斷加大人工智能、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技術在工業(yè)互聯網平臺中的研發(fā)與應用?!睂τ谙乱徊焦I(yè)互聯網的發(fā)展格局是什么的問題,黃路川告訴一起惠,工業(yè)互聯網是個巨大無比的概念,在這個概念下,每個工業(yè)互聯網平臺都是一個操作系統(tǒng)?!耙簿褪钦f,會有幾家大平臺出現?!秉S路川認為,工業(yè)互聯網通用型平臺的建設難度很大,是一件資源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事情,最后只會剩下少數幾家占據各自的市場份額。而在不同的行業(yè),未來,會存在大量垂直領域的平臺機會。而垂直產業(yè)鏈的業(yè)務發(fā)展模式,關鍵在于深耕和積累,這是工業(yè)領域不可逾越的過程。
2019-06-25 09:44:53577 次
在近2-3年時間內,阿里和騰訊在線下商超行業(yè)進行了較為激進的“爭搶盟友”工程,阿里對新華都、三江購物的投資,并將高鑫零售全面納入其核心零售板塊,而騰訊則對永輝及家樂福等企業(yè)也進行了投資。在投資之初,商超業(yè)對互聯網企業(yè)的介入表示的極大的興趣,如新華都與盒馬鮮生共同投資“福建新盒科技”,負責福建本地的盒馬鮮生的擴張和運營,而永輝也大手筆投入永輝云創(chuàng),承擔超級物種的運作。在兩大行業(yè)合作之初,雙方傾向于借互聯網之勢能孵化出新型的零售形態(tài),但在近期,以上合作呈現部分變數:如新華都將40.5%的新盒科技股權轉讓給杭州阿里巴巴澤泰,三江購物則將旗下負責新業(yè)態(tài)嘗試的浙江浙海股份完全出售給杭州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即便是此前行業(yè)極為看好的永輝,在2018年末,也將負責超級物種運營的云創(chuàng)科技剝離出上市公司,僅保留26.6%股份。究竟是何種原因造成以上變化,接下來商超百貨業(yè)的新零售之路又該如何看待呢?新零售戰(zhàn)略后退:上市公司難以承擔中短期虧損2017年12月,新華都與盒馬鮮生合資成立福建新盒科技,注資2億元,各持股50%,在2018半年報中虧損2100萬元,新華都作為投資性收益承擔一半損失。當期經營利潤由上期的6297萬跌至2044萬元。作為零售新業(yè)態(tài),盒馬鮮生的運營已經初具規(guī)模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但在開店中早期,在門店培育以及攤銷前期投入等原因之下,顯然是要經歷一定時間虧損周期的,身為上市公司的新華都,若利潤率走低,恐會影響資本市場信心,造成股價波動。再看永輝,雖然張軒松和張軒寧兄弟二人公開承認對超級物種的分歧,但事實上,超級物種對永輝的拖累已經顯現。2018年,負責超級物種運營的云創(chuàng)科技共虧損9.4億元,虧損率高達43%,在上半年該數字為42%。這意味著,超級物種雖然在業(yè)內掀起一陣熱議,但也出于成長期的特點,虧損并未有收縮的跡象,這是利潤率相對較低,成長空間已經受限的商超零售業(yè)所要面臨的基本面。此外,截至2018年末,永輝到家業(yè)務實現16.8億元的銷售,占總收入比的2.4%,在2018年中,云創(chuàng)業(yè)務的線上占比為25%。此前一組數據要低于新華都同期的22%,后組數據也低于盒馬鮮生向外披露的60%,這也印證永輝新物種的效率并無理想中大。而三江購物亦是如此,負責創(chuàng)新門店運營的浙江浙海在2018年共虧損2349萬元,占當期營業(yè)利潤的14%。通過以上簡單梳理,不難看出以上企業(yè)將創(chuàng)新業(yè)態(tài)剝離出上市公司體系的愿意,即,在零售業(yè)態(tài)紛繁復雜的今天,出于對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以及降低自身運營壓力的考量,將中短期難以盈利的業(yè)務剝離是必須要考慮的現實問題。在具體的剝離中,以上企業(yè)亦有不同做法,其中三江購物采取了剝離不賺錢業(yè)務,再放大阿里投資比例的做法,截至目前阿里共持有三江購物32%股份,為第二大股東。雖然將虧損的新業(yè)態(tài)門店轉至盒馬鮮生,但三江購物與阿里之間關系似乎更加牢固,在我們的判斷中,認為有以下原由:其一,對于區(qū)域性商超而言,線上銷量權重越來越大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實;新華都2018財報披露,當期線上第三方總GMV達13.1億元,營業(yè)收入為11.3億元,占當期總營收的22%,新華都的情況對于同為區(qū)域類商超代表的三江購物同樣適用。與阿里深度綁定,在淘鮮達等產品的支持下,可借勢提高線上占比成長。此前有評論認為商超行業(yè)線上和線下當屬零和博弈,即線上的增長是靠犧牲線下交易來實現,但對于個體企業(yè)而言,線上市場拼的則是進取的速度。三江購物借線上零售巨頭阿里來提高收益的目標較為明確。其二,出于對供應鏈高效增長考量;生鮮板塊為三江購物2018年增長最為迅速業(yè)務,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為30.75%,且毛利也有16.26%之多。加大對生鮮業(yè)務的投入也已經是業(yè)內共識,但在區(qū)域類企業(yè)以及生鮮在倉儲物流上的制約因素,使得三江購物的供應鏈(包括其他品類)相當部分由第三方貿易公司采購,這顯然會面臨庫存的彈性管理和成本之間的平衡問題。在2018年,阿里加大了對供應鏈的管理,如將易果定位于生鮮供應商,在208年便向高鑫零售提供了3600萬元的生鮮供應(包括肉類和水果),由于合作由下半年開始,若無意外,2019年雙方合作將會突破1億大關。這顯然也是三江購物迫切需要的,此外天貓供應鏈亦可為其提供供應鏈支持,可降低采購的中間成本。在剝離創(chuàng)新門店之后,商超行業(yè)又要回到零售的原點提高競爭力:在線上端提高成長性,在供應鏈端降低成本。阿里商超新零售接下來重點何在?結合阿里近期的組織架構調整,其商超業(yè)務可以簡單歸結為:1.盒馬鮮生越來越輕,且越來越納入阿里體系,此次成為事業(yè)群,日后也將單獨披露財務數據,前期將供應鏈交給易果,又將天貓生鮮納入其業(yè)務體系內,這都是“變輕”的跡象;2.天貓超市事業(yè)群,由天貓超市擴張至線下超市業(yè)務,并將淘鮮達的運營由盒馬鮮生移交給超市事業(yè)群。種種行為證實:此前阿里讓盒馬鮮生擔當商超改革的思路已經發(fā)生調整,由較重的與商超企業(yè)合營新業(yè)態(tài)門店,到與商超進行供應鏈和流量的合作。新形態(tài)門店的“重”影響了商超的積極性,此部分工作將由盒馬鮮生來承擔,在獲得線上天貓生鮮運營,以及將配送交由餓了么團隊負責之后,盒馬鮮生具有收窄虧損的可能性。在超市事業(yè)群業(yè)務中,淘鮮達負責線上流量的導入,而天貓供應鏈和易果則負責供應鏈的協(xié)調,在2018年大潤發(fā)與歐尚對天貓供應鏈業(yè)務量已經達到1.39億元,新華都也采購阿里173萬元產品商品,三江購物的該數字高達1.6億元。如果說前一階段的新形態(tài)門店是商超對用戶體驗的嘗試,而接下來重點則在偏輕運營的供應鏈和流量導入,在短時間內提振行業(yè)士氣。當下行業(yè)也正處于大思辨時期,行業(yè)內外對新零售的未來也多有迷茫,永輝創(chuàng)始人兄弟二人取消一致行動,將矛盾公之于眾,這也是“到家和餐飲”兩類模式誰將主導未來的辯論,至今雖然并無成功案例,但短時間看,出于外界壓力問題,行業(yè)會大概率走向低擴張,要高效的道路。這也是阿里近期在線下商超業(yè)務中的調整的原由,在自身的資金優(yōu)勢下,盒馬鮮生有較高的試錯空間(之前部分地區(qū)出現關店,也說明在調整擴張節(jié)奏),這是多數商超品牌無法企及的優(yōu)勢,轉換軌道成為必然。而出于對終端業(yè)務的整體把握,以及對供應鏈業(yè)務的深度滲透,阿里此后仍將會提高商超投資占比,如此才可避免中短期壓力所導致的行業(yè)思路的搖擺,大潤發(fā)與盒馬鮮生合作推出盒小馬便是實例。此后,商超新零售進入分水嶺,究竟誰是主導我們再行觀察。
2019-06-24 09:36:041426 次
2009年11月11日,淘寶網實現5200萬元的銷售額,那是淘寶的第一個雙十一,也是阿里巴巴集團現任CEO,當年的淘寶網CFO逍遙子張勇的成名之戰(zhàn)。半年后的2010年6月18日,京東不甘示弱,在自己的店慶日推出了618購物節(jié)。自此之后,“雙十一”和“618”成為年尾和年中的兩個網購高潮。今年,618十周年,很多曾經一成不變的事情,正在發(fā)生改變,這背后是電商生態(tài)的顛覆,以及中國人消費意識的覺醒與進化。2019年的618,京東“去劉強東”,拼多多入局,這可能是折射未來變化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京東完成“去劉強東”京東“去劉強東”,實屬無奈的選擇。從去年的618算起,最近一年,京東的市值跌掉了240億美元,去年8月30日劉強東涉嫌性侵被捕后股價下跌的曲線更是刺眼。前有追趕無望的淘寶,后有來勢洶洶的拼多多和蘇寧。對京東來說,2019年的618勢必是背水之戰(zhàn)。但這一戰(zhàn),看不見劉強東的身影。5月21日,京東零售集團輪值CEO徐雷在發(fā)布會上發(fā)表演講。他回顧了京東創(chuàng)立至今的15年發(fā)展和變化,強調了京東“正品行貨”與其他電商的差異,分解向品牌商及合作伙伴進行質量分級并傾斜相應資源的機制,最后給出了未來三年,反向定制商品及獨家新品等戰(zhàn)略。就在去年底,京東發(fā)布的組織架構調整公告中,京東商城將圍繞以客戶為中心,劃分為前中后臺。京東拼購、京東新通路、7Fresh等距離客戶較近的業(yè)務,被正式推到前臺。而積淀了京東核心能力的3C電子、時尚居家等事業(yè)群則放到了中臺。此前直接向劉強東匯報工作的三大事業(yè)群(大快消,電子文娛,時尚生活)負責人,改為向京東集團CMO、京東商城輪值CEO徐雷匯報。顯然,在京東目前的架構中,徐雷占據了重要位置。今年的618峰會中,徐雷和京東數字科技CEO陳生強、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共同參與了啟動儀式。此前,不管是演講還是啟動儀式,主角都是劉強東。不出意外,這三個人將是京東新一代領導層。劉強東正在逐漸消失于公眾視野,他缺席了京東年會、不再參加各種公開論壇和活動,這既是京東自我保護的需要,也是持有京東股票的投資者希望看到的。截至下午15時,今年京東618的銷售額已經超過1800億元,較去年的1275億元,已經取得了亮眼的增長。從一言堂到三駕馬車,徹底變更管理模式,也許會是京東重換新生的一次機會。拉升的拼多多,下沉的御三家4年前,阿里和蘇寧達成戰(zhàn)略合作,外加2014年騰訊大手筆投資京東。至此,淘寶、京東、蘇寧作為電商行業(yè)前三的地位幾乎不可動搖,頗讓人有一種大局已定的感覺。據說那幾年里,投資人都不看電商項目。等杭州人黃錚開始拋頭露面,他的拼多多已經勢不可擋地發(fā)展為電商第四級,鋒芒一度蓋過京東和蘇寧。拼多多把“五環(huán)外”做成了自己的專有名詞。于是今年618,御三家都在積極學習拼多多,搶占下沉市場。2018年,京東的用戶增長陷入停滯,最大的原因就是對下沉市場開拓不力。5月24日,京東的頭炮由“全民拼購日”打響,其下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近45倍,賣出2620萬件商品。同日,京東發(fā)布“廠直優(yōu)品”計劃,瞄準國內超10萬家的制造企業(yè)提供與消費者的連接機會,拼購業(yè)務正是該計劃的重要承載平臺。而在營銷上,京東推出“城城分現金”的活動,瞄準的也是四五線城市。從前端、供應鏈到營銷,京東全套致敬拼多多。阿里這邊,雪藏多年的聚劃算被推上C位,成為重要戰(zhàn)略“新客計劃”的主角。在不到兩天時間內,聚劃算商品成交件數已突破1億,創(chuàng)下“618”史上最高紀錄。其中,近一半訂單來自下沉市場。阿里2019財年的財報數據中,新增的1億用戶有77%來自下沉市場。阿里巴巴營銷平臺總經理家洛在采訪中表示,“下沉市場是中國重要的增量市場,是中國消費發(fā)展的主要方向?!本蹌澦銓⑼ㄟ^打造智能中臺,重構供給生態(tài),豐富供給品類品牌,基于C2M全鏈路的數字化,實現產銷購高效匹配。這與拼多多重構供應鏈的方式如出一轍。蘇寧在拼購業(yè)務上投入了大量資源,不過蘇寧拼購主打的是生鮮,一季度培育了23家農產品“拼基地”,還要在未來培育500座“拼拼莊園”。今年蘇寧“608超級拼購日”當天,開場僅一小時,就打破了2018年“618”的單日最高紀錄。與御三家拼命擠占下沉市場相反,拼多多在向上拉升。極光大數據發(fā)布的《2019年Q1移動互聯網行業(yè)數據研究報告》顯示,拼多多44.2%的新增用戶,來自二線及以上城市,并且呈持續(xù)上升趨勢。今年618,拼多多喊出“貓拼狗”的概念,希望制造拼多多和淘寶、京東平起平坐的氛圍;戴森吹風機、ReFa瘦臉儀、iPhoneXR等主推產品也瞄準了消費能力更強的一二線消費者。打擊假冒偽劣產品,與騰訊、網易嚴選、格蘭仕進行戰(zhàn)略合作,無一不透露出拼多多沖出水面的野心。御三家向下,拼多多向上,今年下半年,當四巨頭在五環(huán)路上相遇時,也許會掀起新一輪電商大戰(zhàn)。那將是一場拼新品、拼物流、拼服務、拼供應鏈,甚至拼管理和執(zhí)行力的終極決戰(zhàn)。
2019-06-21 09:31:58787 次
1998年6月18日,“京東多媒體”(京東前身)在中關村一棟由鐵條焊成的臨時建筑中宣布成立,營業(yè)面積3平米,年費用1.2萬。這是當時中國最生機勃勃的一塊土地,四海、中海、海龍、鼎好、中關村e世界等電子賣場在這片小小區(qū)域先后落地,無數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在此上演創(chuàng)富神話。有中關村最早期的攤主對《深網》如此描述,“可能一個背著大蛇皮袋從身邊走過的中年男人,就是月收入超過10萬元的超級富翁。”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京東多媒體”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本會像那些“中年男人”一樣,從月入一萬到月入十萬甚至月入百萬;從一個攤位由小做大、由單店做多店再到連鎖店;隨著十年后電商行業(yè)崛起實體零售衰落,這個已經撈到了第一桶金的宿遷小子可能會轉型做個成功的淘寶店,或者重開餐館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可非典爆發(fā)改變了這條本來緩慢上升的曲線,消費者們拒絕出門讓線下零售行業(yè)受到致命打擊,劉強東以及他的同行們不得不躲在家里,一籌莫展。但機與危相伴而生,最終有冒著被感染風險偷偷溜回北京的銷售經理,在劉強東辦公室里提出了利用互聯網來銷售公司存貨的辦法。此時劉強東并未意識到電商的魔力,一位在中關村時期劉強東的合作伙伴如此對《深網》描述日后的電商行業(yè)霸主:“當時劉強東和中關村的一般人沒有區(qū)別,甚至和那些普通的小販相比還有一點點的木訥,但做生意很精明,看趨勢也很準?!苯裉炜磥恚〇|最初網上銷售的方式堪稱簡陋:在論壇上發(fā)布信息,感興趣的消費者通過論壇聯絡京東后匯款購買商品。不過“看趨勢很準”讓劉強東和京東最終在中關村諸多“螞蟻雄兵”中脫穎而出,一年后,嘗到甜頭京東全面轉型電商。多年后劉強東曾坦率地對媒體表示,京東商城與其說是一個靈感激發(fā)出來的產物,還不如說是一個在絕境下被逼出來的產物。另一個被逼誕生的產物則是618大促前身“月黑風高”,在那個品牌廠商對商品擁有極為嚴格定價權的年代,別說日后電商行業(yè)極為嫻熟的價格戰(zhàn),就連短時間低價促銷都不可想象。京東不得不趁夜色掩護搞一些限時秒殺,以此回饋忠實用戶,在此之后“月黑風高”成了傳統(tǒng),每年都會在“紅六月”選一天固定時間進行。隨著京東、阿里巴巴先后赴美上市,618和雙十一成為中國電商行業(yè)每年最關鍵的兩個節(jié)點。京東零售大促營銷負責人陳子豪對《深網》表示,每年雙十一結束后開始啟動618籌備工作,而在618結束之后則開始啟動雙十一準備工作。近年來,蘇寧、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以及更多品牌方選擇在這兩個超級狂歡日發(fā)力,從618到雙十一再從雙十一到618成為成為中國電商行業(yè)、零售行業(yè)的常態(tài)。今年618,京東交出的數字是:從2019年6月1日0點到6月18日24點,累計下單金額達2015億元。從“月黑風高”到618劉強東租下柜臺后的幾年里,中國電商行業(yè)正處在第一個迅速發(fā)展時期:美商網成為首家進入中國的海外電商網站并獲得多家美國VC千萬美元級別投資,隨后阿里巴巴正式注冊成立;1999年8月,邵亦波創(chuàng)辦國內首家C2C電子商務平臺易趣網;同年5月,有著中國電子商務第一人頭銜的王峻濤創(chuàng)立了8848網站并融資250萬美元;幾個月后,李國慶和夫人俞渝仿照亞馬遜創(chuàng)辦后來中國第一家上市電商平臺當當網。2004年,京東多媒體網jdlaser.com正式開通。在網頁背后提供支撐的是一個草臺班子,大多數代碼由社會學專業(yè)出身、自學編程的劉強東自己編寫,主要助手是通過論壇銷售光磁產品結識的曹鵬以及另一位程序員。在京東網站上線前三年里,負責京東網站開發(fā)和管理的人員一直不足5人,所有與系統(tǒng)相關的工作都是這幾個人合力完成。和當時已經基本成熟的淘寶、當當、卓越(亞馬遜中國)等電商網站相比,此時京東只能拿出一組簡單展示商品的網頁。網站功能非常簡單,用戶可以線上下單,不過下單后需要人工打印訂單到倉庫提貨。“月黑風高”成為京東拉攏用戶的重要手段,后來京東店慶日還曾經有過多種叫法,“紅6月”、“老劉專場”等先后出現。但當時的店慶日遠沒有今天618這樣內容豐富,往往只是選擇一些庫存商品設定特定數量,在固定時間進行秒殺,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都由人工控制。這是一個真正“小而美”的時代,一些價值在百元以上的外設產品秒殺價格僅需一元。小打小鬧的時代終將過去,2008年金融危機呼嘯而至,首輪融資幾乎消耗殆盡的京東估值從兩億美元瞬間掉到3000萬美元,“你把你的生命投入,可碰到的坎坷真的很多,你會感覺生命在被摧殘。所以大部分人創(chuàng)業(yè)中途放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成功創(chuàng)業(yè)者和失敗創(chuàng)業(yè)者的差別就在于堅持?!钡葋砣谫Y的京東開始在物流、金融、技術等領域率先布局。2008年10月,京東上線家電類商品,開始向綜合型電商轉型。日后京東的主要競爭者阿里巴巴也正度日艱難,其核心B2B業(yè)務(當時主要是小商品外貿)增長停滯,主打C2C的淘寶網仍處于虧損之中。整個外界對阿里巴巴充滿質疑,股價表現很差。新推出的業(yè)務“淘寶商城”,入駐者主要面向大企業(yè)、大品牌,不過此時的中國零售行業(yè)卻并未適應這種新興模式,招商甚為艱難。更糟糕的是社會環(huán)境、品牌方對電商渠道充滿誤解,在那個年代電商渠道的功能被理解為清理庫存、尾貨甚至一部分瑕疵貨。2009年,中國電商平臺們以造節(jié)模式走向舞臺中央。該年誕生的阿里巴巴雙十一一鳴驚人,單日銷售額超過5000萬;同年京東紅6月銷售額達到3.5億,接近去年全年營業(yè)額,其中618當日銷售額突破3000萬。沒有人準備好接受這樣龐大的數字,2011年雙十一時天貓大量商家打印訂單的噴墨打印機因工作負荷太大產生自然;而隨著京東618的影響力和訂單量呈指數級增長,技術人員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但這終將改變中國,改變世界。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及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中國2009年擁有1.3億網購用戶,網上零售市場規(guī)模2670億元,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1%;2017年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7.72億人,當年國內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71751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9.6%。京東獨舞2009年,京東第一次大規(guī)模從營銷概念推廣618,從日后公布的數字看京東與阿里在各自促銷日當天銷售額相去不遠,當然這也與京東單品價格較高有關。不過在2010年時,618已經被雙十一拉開一個身位。這一年,原來淘寶商城的市場部活動已經演變?yōu)檎麄€阿里巴巴集團最重要的活動,該年淘寶商城單日銷售額達到9.36億,每秒超過2萬元交易額,總共181家店鋪銷售額過百萬。這一年,京東最大的變化是開始建設第三方商業(yè)平臺,徹底改變了京東之前全部為自營的經營模式。這為京東帶來了新的驅動力,2010年數據顯示,京東已成為國內首家銷售額超過百億的B2C電商平臺,注冊用戶超過6000萬,入駐供應商近萬家,在線銷售家電、數碼通信、家居百貨、服裝服飾等12大類,數萬種品牌商品。此前的“月黑風高”也從1天改成30天的促銷模式,食品、日百品類也加入促銷,在一些老京東人看來,這一年才是真正的618元年。由于用戶暴增,2011年618期間京東出現了大面積宕機,為此劉強東不得不在微博上向網友道歉。此時的京東正處于技術“空窗期”,研發(fā)人員就像消防員一樣,四處滅火,甚至簡單粗暴地重啟系統(tǒng)服務都是常規(guī)處理手段。這是一段痛苦的經歷,京東零售技術與數據中臺研發(fā)高級總監(jiān)尚鑫如此對《深網》描述當時的混亂,“特別狼狽?!痹谒幕貞浿?,“領導坐在辦公室里面不出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加機器,一層一層加?!标P于京東技術甚至誕生了“高速換胎”這一專有名詞,即技術已經成為京東業(yè)務快速發(fā)展的瓶頸,給系統(tǒng)架構進行調整,如同給一輛高速奔馳的賽車換輪胎。從2013年開始,京東較為系統(tǒng)地利用項目管理理念,以項目形式推進618技術備戰(zhàn)。這一年,618開會、備戰(zhàn)都在北辰會議中心的成都會議室中進行,把該會議室作為備戰(zhàn)的指揮部。這是京東第一次有了集中備戰(zhàn)的概念。2013年618前夜,成都會議室的桌上放了幾臺臺式機,墻邊放了兩臺大電視。但會議室現場的50多人沒有足夠插座,結果電量超負荷導致跳閘,最后只能從隔壁扯了一根電線接上插線板才勉強撐過了618凌晨高峰期。盡管在此時京東的技術能力稍顯不足,但在物流領域的大量投入還是讓京東618有了獨門武器:尚未成立菜鳥的阿里巴巴每年雙十一都被稱為“龜速物流”,2010年雙十一期間還誕生了國內電商物流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爆倉,甚至有雙十一當天的貨物到年底時才送到消費者手中;早早就選擇自建物流的京東商城在2010年時就擁有華北、華南、中南、西南四大物流中心,在天津、蘇州、杭州、南京、深圳、武漢、廈門等40余座重點城市建立了配送站。2007年劉強東剛拿到今日資本的1000萬美金時,就把自己想做倉配一體物流的想法提了出來,理由很簡單:“客戶投訴超過一半是到貨慢,或者貨摔壞了?!弊誀I電商的高成本,以及劉強東不惜耗費巨資自建倉儲和物流的偏執(zhí),曾讓京東長期遭遇資金鏈斷裂的質疑。但品控和物流體驗的提升,最終讓京東迅速成長為中國唯一能與阿里抗衡的另一電商巨頭。京東商城的崛起,對提升中國電商行業(yè)的整體服務品質功不可沒。電商狂歡阿里與京東,雙十一與618,兩大電商平臺,兩大電商節(jié)日,彼此之間的競爭螺旋交替上升。2011年1月19日,馬云在京宣布阿里集團將領銜集資千億人民幣投資為電子商務配套的現代物流體系,以推動社會化物流平臺(菜鳥網絡前身)的建設。2012年2月,京東商城上線包裹跟蹤(GIS)系統(tǒng),方便用戶實時地了解追蹤自己的網購物品配送進度。此時離“月黑風高”已過去接近十年,離“618元年”也整整過去三年,京東的618獨舞也終于變成電商的另一個集體狂歡。2012年被稱為電商史上最慘烈的價格戰(zhàn)年:4月,蘇寧易購、國美旗下庫巴網、當當等電商平臺先后推出優(yōu)惠活動;618京東店慶日,諸多電商平臺選擇跟進,試圖狙擊京東;8月,劉強東以微博模式宣布在大家電領域向國美蘇寧宣戰(zhàn),國美蘇寧隨即迎戰(zhàn),表示價格只會比京東更低,這被稱為電商史上的815之戰(zhàn)。這一年,京東宣布將服裝和圖書品類加入618促銷,拉開全品類大促序幕,促銷當日京東銷售額突破10億元。更多的玩家涌入對京東來說是個好消息,2012年加入京東的陳子豪對《深網》表示,友商加入進來,對于整個零售行業(yè)是有幫助的:“中國零售行業(yè)已經形成了618和雙十一雙峰鼎立的局面,把事情做大,是一件好事?!弊钪匾母偁幷咦匀皇前⒗锇桶?,在2012年前阿里巴巴體系下的淘寶天貓往往對618采取回避的策略,即便參與也不會選擇618當天。但隨著京東逐漸在雙十一發(fā)力,以及雙方商品結構從各有側重變成互相傾軋,阿里巴巴也開始加入京東的618主戰(zhàn)場。很長一段時期內,阿里與京東在618的競爭螺旋交替上升。2014年,京東在納斯達克正式上市,618在時任市場營銷負責人徐雷的力主之下走向品牌化,618大促也從此前“紅六月”的30天變成20天,并一直延續(xù)至今。當年,天貓高調參加年中大促。2016年,京東將618網購狂歡節(jié)定位為“品質狂歡節(jié)”,宣布與34個國際大牌、超過400家優(yōu)質品牌攜手。阿里則明確將“粉絲經濟”作為天貓新的增長點,同時宣布首屆“天貓618粉絲狂歡節(jié)”啟動。2017年,京東攜手各知名企業(yè),構筑無界618聯盟,線下品牌開始加入線上大促。天貓則啟動“618理想生活狂歡節(jié)”。2018年,618的主戰(zhàn)場移到線下,京東的盟友包括商超巨頭沃爾瑪、永輝、步步高,阿里的主要線下盟友則為銀泰、大潤發(fā)。和雙十一類似,618也成為了各大電商平臺“秀肌肉”的主要戰(zhàn)場,每一個新興的電商平臺都試圖在618這樣的流量盛宴分一杯羹。奪命二選一2012年“雙11”之際,阿里發(fā)函表示:近年來各電子商務網站積極參與的促銷日“雙十一”,阿里巴巴集團于2011年就已經注冊成為商標,并于2012年審核通過。經阿里巴巴集團授權,天貓就“雙十一”商標享有專用權,希望各網站不要在廣告、活動中用到“雙十一”的字眼,以免承擔連帶法律責任。這拉開了“二選一”的序幕,2013年6月,媒體報道天貓平臺要求商家進行“二選一”抉擇,標志著該政策從“雙11”延伸到“618”;2015年8月,天貓宣布與迪卡儂、Timberland和Lafuma等20余家國際品牌簽署獨家合作協(xié)議,產品只能在天貓平臺獨家銷售,這意味著“二選一”行為不僅限于“雙11”、“618”等短暫性的節(jié)日時點,而是成了年度常態(tài)。隨后京東向工商局實名舉報阿里進行商家“二選一”行為,最終促使《網絡促銷暫行規(guī)定》的出臺,明文規(guī)定禁止“二選一”行為。然而,相關法律的出臺卻依然未能阻止阿里繼續(xù)推行“二選一”行為。2017年6月,淘寶商家爆料阿里繼續(xù)要求商家進行“二選一”,并于同年7月被爆逼迫商家簽訂“獨家合作”協(xié)議。更要引起關注的是,“二選一”已經從以往的明文傳達到如今的口頭傳達,從明令禁止到暗示執(zhí)行,從提前通知警告到事后直接處罰等。而且對商家的懲罰力度也正在逐漸加大,以前可能僅僅是在會場上進行撤會處理,現在則可能以降低搜索權限、流量劫持、數據接口減少進行威脅,商家?guī)缀鮿e無選擇。對于那些為了高昂流量費用苦苦掙扎的中小商家來說,這本就不是一個好的電商時代,而愈演愈烈的“二選一”難題則讓他們進一步淪為電商平臺競爭的炮灰。一家國內知名服飾品牌商劉云(化名)對《深網》表示:“不發(fā)郵件、不發(fā)微信,二選一不會給你留下證據,如果拒絕二選一的要求,你付錢購買的權限(如直通車)也不會直接關閉,但很多隱性福利將向其他品牌傾斜。”這個在服裝行業(yè)已經打拼多年的從業(yè)者感慨到:“在大平臺上,頭部品牌下面的品牌最難以生存,也沒有成長空間?!薄斑@很不公平?!边@讓劉云覺得有一些憤怒,但他對《深網》表示,對一些同行的選擇其實也可以理解:“一些同行,包括我們自己,畢竟還有嚴苛的銷售任務擺在眼前,如果沒有天貓活動的支持,說不定這些品牌就會瀕臨崩潰?!睋I(yè)內人士介紹,在二選一的背后受到傷害最深的是那些中型品牌:“一些垂直品類的小商家,商品不錯,如果細心經營,可能一年內的的銷量就能從幾千萬迅速到一兩個億,而以下線下的渠道商則差不多能夠做到三五個億,達到線下十分之一左右的體量。這些企業(yè)往往占據行業(yè)的百分比不足兩位數,正處于快速增長時期。”這時候,二選一競爭就來了,談到這里,劉云也是一臉無奈:“那些參與二選一的店,往往都是正在快速增長的店,被打壓,傷害很大?!庇匈Y料顯示目前入住天貓的商戶,其總運營成本已經達到40%以上,其中廣告費占比15%-20%,物流費占比5%-8%,平臺傭金費占比5%,倉庫配貨費占比5%,人員工資占比10%,若按照50%的毛利計算,15%到20%的推廣費用已經是很正常,傳統(tǒng)企業(yè)辛辛苦苦一年做到2個億,其中4000萬就交給了入駐的平臺,基本上是給平臺打工。在劉云看來,解決二選一的辦法還是要有固定的規(guī)則:“我們商家更希望看到的是各個平臺有各個平臺自己的合理固定規(guī)則,你不能天天改變。而且這個規(guī)則不應該是有導向性的,服務好我就愿意在你的平臺銷售,服務不好我們就不銷售,品牌方應該是一個被服務的對象而不應該是一個被打壓的對象,不能把品牌當做打擊競爭對手的工具。”新勢力拼多多2017年雙11,有數據顯示全國電商流量淘寶、天貓占66.2%,京東占21.4%,其他12.4%,這其中還包括和阿里達成戰(zhàn)略合作的蘇寧。盡管以唯品會、網易嚴選、當當為代表的一批電商試圖在這不多市場份額里掘金,但在那幾年中,電商的競爭被認為大局已定。有傳聞稱,在那幾年中投資人基本不看電商項目。直到拼多多崛起。2015年4月,黃崢擔任CEO的拼好貨開始試運營,7月拼好貨App正式上線,兩個月后登上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排行榜第一;2015年底,拼好貨完成了千萬美金級B輪融資,主要投資方為高榕資本與IDG;同年9月,黃崢創(chuàng)辦的游戲公司上海尋夢內部孵化了另外一個類似拼團項目拼多多;2016年9月,拼好貨與拼多多團隊合并成為新的拼多多,并采用了拼多多的平臺模式。2017年,拼多多年交易額突破千億,達到這個數字,京東用了10年,淘寶用了5年。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成功赴美上市。拼多多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拼多多實現營收131.2億元,同比增長652.26%;平臺GMV達4716億元,同比增長234%。曾經以為流量已枯竭的電商領先者們忽然意識到還有一個龐大的市場值得爭取。據QuestMobile發(fā)布的“下沉市場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3月底,拼多多下沉市場增量月活用戶同比凈增5880萬。而據極光大數據顯示,拼多多是年輕群體占比最大的互聯網應用之一,95后、00用戶占比達43%,規(guī)模超過1.6億。今年618期間,京東重點發(fā)力四五線城市,推出“城城分現金”等活動,并以拼購模式搶奪下沉市場;阿里方面則忽然推出多年來不溫不火的聚劃算,有數據顯示聚劃算今年618近一半訂單來自下沉市場。天貓618主要負責人之一阿里巴巴營銷平臺總經理家洛在采訪中表示,“下沉市場是中國重要的增量市場,是中國消費發(fā)展的主要方向。”新勢力的加入引發(fā)新一輪圍剿,《財新》將此評論為“阿里點殺拼多多”。在2018年年度財報發(fā)布后,黃崢發(fā)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股東信。在股東信中,黃崢選擇將“二選一”行為公開:“當前面臨的‘二選一’會持續(xù)一段時間,但‘長期獨家排他’是必然會被打破,是不可持續(xù)的。大體量的新電商是必然會出現的,不是現在的拼多多,就是未來的‘Costco+Disney’?!苯衲?18期間,引發(fā)最大爭議的是微波爐品牌格蘭仕,這也是自拼多多崛起以來,第一家用官方聲明的形式來對淘寶天貓公開表達不滿的品牌商。6月17日中午,微波爐品牌商格蘭仕在其官微發(fā)布聲明稱其產品在天貓遭受搜索異常,呼吁天貓“店大不能欺客”。格蘭仕聲明中將搜索異常的原因歸之于對另一電商平臺拼多多的拜訪?!鞍菰L拼多多以來,格蘭仕在天貓平臺的搜索端陸續(xù)出現異常,導致正常銷售遭遇嚴重影響,經過各方溝通,異常至今未解決?!碧熵埛矫鎸Υ嘶貞Q,“在天貓搜索一下就知道了,不存在屏蔽格蘭仕?!?月18日消息,格蘭仕第三次發(fā)布聲明,稱希望天貓公開對話,希望天貓與其聯系,“呼吁天貓業(yè)務高層介入,使天貓重回正確軌道。”針對此次二選一事件,拼多多“百億補貼”項目負責人宗輝對《深網》表示,二選一是電商行業(yè)長期存在的毒瘤,“短時間內集中發(fā)動‘二選一’,是部分電商平臺犧牲了自己的長期格局、利益和口碑,來完成面前的kpi?!彼麍苑Q,“‘二選一’不是挑戰(zhàn),更不是什么‘最大的挑戰(zhàn)’?!?/div>
2019-06-21 09:25:531098 次
6月18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通過全員信宣布了阿里新一輪面向未來的組織升級。阿里巴巴將重組阿里創(chuàng)新業(yè)務事業(yè)群,朱順炎擔任總裁,負責UC及旗下移動創(chuàng)新業(yè)務,以及天貓精靈、阿里文學、阿里音樂。同時,盒馬升級為獨立事業(yè)群,侯毅繼續(xù)擔任盒馬總裁。釘釘進入阿里云智能事業(yè)群,陳航向阿里巴巴集團CTO兼阿里云智能事業(yè)群總裁張建鋒匯報。此次升級將推動各項創(chuàng)新業(yè)務與阿里數字經濟體的生態(tài)融合,全面提升其服務能力和增長空間。同時,升級后的組織將進一步優(yōu)化阿里巴巴的創(chuàng)新孵化機制,為創(chuàng)新業(yè)務提供更好的土壤。同時,阿里巴巴集團CFO武衛(wèi)兼任集團戰(zhàn)略投資部負責人,實現戰(zhàn)略投資業(yè)務與財務體系一體化。蔡崇信將繼續(xù)協(xié)助武衛(wèi),幫助投資團隊更好地成長。張勇在信中感謝蔡崇信從無到有搭建戰(zhàn)略投資團隊,為阿里巴巴發(fā)展提供重要的戰(zhàn)略保障。這次升級也明確了阿里大文娛事業(yè)群的一號位。樊路遠擔任阿里大文娛事業(yè)群總裁,負責優(yōu)酷、阿里影業(yè)、大麥、互動娛樂等業(yè)務,全力聚焦阿里在大文娛領域的突破。張勇在全員信中表示:“創(chuàng)新和變化就是阿里的基因。我們的組織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變陣,在發(fā)展中成長,在戰(zhàn)斗中培養(yǎng)人,才能持續(xù)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風口?!备剑喊⒗锇桶徒M織升級通知各位阿里人:隨著阿里巴巴經濟體不斷豐富,我們的組織架構也將再次升級。這次升級的主要目的是:充實創(chuàng)新業(yè)務的領導力量和組織保障;明確大文娛一號位,聚焦大文娛各業(yè)務的緊密融合;實現戰(zhàn)略投資業(yè)務與財務體系一體化。經研究決定,做以下組織調整:1、重組創(chuàng)新業(yè)務事業(yè)群,由朱順炎擔任總裁,負責UC及旗下移動創(chuàng)新業(yè)務、天貓精靈、阿里文學、阿里音樂。2、任命樊路遠(木華黎)擔任阿里大文娛事業(yè)群總裁,負責優(yōu)酷、阿里影業(yè)、大麥、互動娛樂。3、任命集團CFO武衛(wèi)MaggieWu兼任集團戰(zhàn)略投資部負責人,向我匯報。感謝集團副主席蔡崇信JoeTsai從無到有搭建戰(zhàn)略投資團隊,為阿里巴巴今天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戰(zhàn)略保障。以后Joe會繼續(xù)協(xié)助Maggie,幫助投資團隊更好地成長。4、盒馬升級為獨立事業(yè)群,侯毅(老菜)繼續(xù)擔任盒馬總裁,向我匯報。5、釘釘進入云智能事業(yè)群,陳航(無招)向集團CTO兼云智能事業(yè)群總裁張建鋒(行癲)匯報。創(chuàng)新和變化就是阿里的基因。我們的組織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變陣,在發(fā)展中成長,在戰(zhàn)斗中培養(yǎng)人,才能持續(xù)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風口。以上決定即日起生效。張勇(逍遙子)阿里巴巴集團CEO2019年6月18日
2019-06-20 09:23:501498 次
“騰訊是一家沒有ToB基因的公司?!边@個標簽,就像“阿里巴巴做不好社交”一樣的眾所周知。2018年9月30日,20歲的騰訊宣布架構調整,提出“扎根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擁抱下半場的產業(yè)互聯網轉型”,押注B端。針對“沒有ToB的基因”的標簽,騰訊總裁劉熾平曾說:你看進化中的成功物種,不是一開始就有那種基因,都是演化出來的。如今,騰訊的ToB基因演化出來了嗎?架構調整8個月后,在5月底在云南昆明舉行的2019騰訊全球數字生態(tài)大會――一個被定義為騰訊規(guī)格最高的行業(yè)生態(tài)大會上,騰訊交出了變革的階段性“成績單”。騰訊史上最大架構調整為“入坑”產業(yè)互聯網“握緊拳頭”2018年9月30日,騰訊宣布架構調整,在原有七大事業(yè)群(BG)的基礎上進行重組整合。在這次的調整中,新成立云與智慧產業(yè)事業(yè)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yè)群(PCG),而原有的微信事業(yè)群(WXG)、互動娛樂事業(yè)群(IEG)、技術工程事業(yè)群(TEG)、企業(yè)發(fā)展事業(yè)群(CDG)繼續(xù)保留。CSIG的成立曾被視作騰訊“入坑”產業(yè)互聯網最重要的準備之一。在架構調整前,在ToC的業(yè)務上,騰訊內部一直奉行“賽馬機制”,通過內部競爭,最終扶持在打拼中脫穎而出的勝者,這也曾一度被視為是騰訊好產品頻出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這樣的機制卻成為騰訊拓展ToB業(yè)務的一大阻礙。ToB業(yè)務合作往往需要多部門的功能、數據的協(xié)作交互,因此對于長期“賽馬機制”的騰訊來說,想要“入坑”產業(yè)互聯網,必然先要握緊拳頭,集中發(fā)力。而CSIG正是承擔著這樣的作用,這個新成立的事業(yè)群整合了騰訊云、互聯網+、智慧零售、教育、醫(yī)療、安全和LBS等行業(yè)解決方案,提高部門之間的交互性與協(xié)作性。騰訊公司高級執(zhí)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yè)事業(yè)群總裁湯道生表示,CSIG是騰訊ToB戰(zhàn)略的對外窗口,其他事業(yè)群則是強大的火力軍團。騰訊一共進行過三次大刀闊斧的架構調整,回頭再看,前兩次的調整均決定了騰訊之后的發(fā)展走向。是什么讓已經在C端市場風生水起的騰訊,毅然轉頭擁抱產業(yè)互聯網?騰訊此次轉型,一方面是ToC移動端紅利漸逝,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頭條系APP使用時長占用戶上網總時長的比例增長6.2%,騰訊系相應下降6.6%。;另一方面政策對游戲的管控,制約了占騰訊營收大頭的游戲業(yè)務的發(fā)展,造成游戲收入首次下滑,二級市場股價下跌。當ToC的增長變得太難,那么ToB自然就成了下一個目標。騰訊智慧零售的ToB之路以流量、數據優(yōu)勢為切入點在架構調整前,騰訊并非沒有做過ToB業(yè)務,只是一直被人詬病為“只有一把ToC錘子,還把ToB當成那顆的釘子?!痹趽Q掉那把“錘子”后,騰訊在ToB領域是否具備獨特的優(yōu)勢?對于直接服務C端的企業(yè)來說,騰訊自身巨大的流量優(yōu)勢和用戶資源真的很誘人。比如零售行業(yè)。顯然,騰訊也相當清楚自身的吸引力為何。在2019騰訊全球數字生態(tài)大會,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智慧零售負責人林璟驊對騰訊在零售產業(yè)里面的定位做了“注解”:以用戶為中心的數字化全觸點模式。林璟驊說,以人為核心,做成人貨場的融合,這是在智慧零售里面最重要的理念。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就得出兩個可操作的模式:一是“現有業(yè)態(tài)的客流數字化”,二是怎么把商業(yè)往線上延展,騰訊稱之為“新增業(yè)態(tài).com2.0”,新增業(yè)態(tài).com2.0包括品牌官方小程序、導購、社交裂變等等。兩個操作模式互相融合,就能夠形成全新的零售數字化。而林璟驊所說的,其實也正是騰訊智慧零售正在為他們的B端用戶做的。在2019騰訊全球數字生態(tài)大會上,騰訊也交出了過去一年騰訊探路零售數字化的成績單?,F有業(yè)態(tài)的客流數字化:1、萬達廣場。通過手機掃碼得到小程序,使用小程序過程中可以得到萬達廣場里面各式各樣推廣的信息、門店的信息,能夠帶動人流通過手機成為萬達廣場里面的導購和商場里面的導覽,帶來的結果是人流更自然的流轉,給店家更多客流的引流,以及人在商場里面找到想要去的地方。2、沃爾瑪。獲取沃爾瑪的小程序后,再在購物過程中掃碼購物,不僅可以節(jié)省排隊買單的時間,同時可以知道商品的信息、知道在附近還有什么適合你的商品。在沃爾瑪里面的實踐不僅幫助沃爾瑪節(jié)省客戶排隊時間,同時帶來很多實際成本的節(jié)省,包括店員效率的提升、更多額外的增量。新增業(yè)態(tài).com2.0:1、綾致通過深耕導購觸點,將活動、軟文、推薦搭配圖文等營銷工具加入,導購小程序WeMall單月突破4500萬銷售;2、七匹狼通過“會員+千店千面+導購運營”模式,實現客單價相比平臺電商的效果提升3倍,小程序日均UV提升6倍。3、永輝通過社交紅包、朋友圈點贊、紅包雨活動等社交裂變形式,實現到家業(yè)務日訂單6萬+,服務超過100萬人,到家占試點區(qū)域單量最高達15%。從內容來看,現階段騰訊在智慧零售上的ToB舉措,主要是將過去在C端市場積累下的數據、流量,以及過去服務于內部產品的技術進行開放,實現B端變現。除了基于C端用戶的數字化,騰訊還會把產業(yè)互聯網的改造延伸至諸如供應鏈等后端環(huán)節(jié)嗎?湯道生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表示:“為什么騰訊要把所有的事都做了呢?ERP已經是比較成熟的市場,也有經驗豐富的玩家。我不認為騰訊什么都該碰。我覺得ToB跟ToC是一樣的,騰訊在互聯網領域只選擇了社交和內容,其他很多領域是不需要我們自己去做的?;氐絋oB,我們選擇去幫助企業(yè)升級,第一是要看我有什么資產,或者我有什么能力是客戶在意的。如果我硬要去解決某個環(huán)節(jié)的問題,比如說供應鏈的問題,我又不具備這個能力,是沒有說服力的。另外,企業(yè)需求是多方面的,我更傾向于去跟客戶交流,了解他有什么問題,或者他對于騰訊哪方面的能力感興趣。只有搞清楚客戶想解決什么問題,而恰恰你有工具幫他解決才是最Match(契合)的。如果我有的東西他不需要,那就不是一個閉環(huán)?!敝蛔鲎约荷瞄L的。專注于“數字化助手”身份的騰訊,是否能在下半場的產業(yè)互聯網中再次涅磐?讓我們拭目以待。
2019-06-10 09:24:19697 次
6月4日消息,中國會員電商第一股“云集”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云集一季度的GMV達到了68億元(約合10億美元),同比增長93.7%;實現總收入33.856億元(約合5.028億美元),同比增長53.2%。值得一提的是,云集在2019年一季度實現了1690萬元(約合250萬美元)的凈利潤,若按照非通用會計準則的統(tǒng)計口徑,云集實現的凈利潤則達到了4310萬元(約合640萬美元)。據了解,這是云集自成立以來,首次實現了單季度盈利。與此同時,云集會員數也保持著穩(wěn)健增長。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云集交易會員數量已經達到了710萬人,累計會員總數達到了900萬人。根據云集此前公布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用戶的復購率高達93.6%。云集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肖尚略先生表示,“我們的GMV在本季度同比增長了93.7%,主要是受會員數量的增長、商城業(yè)務模式的實施以及供應鏈完善創(chuàng)新的推動。此外,我們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和提升產品管理能力,增強了用戶價值。所有這些努力將會繼續(xù)推動未來的業(yè)績增長?!睘榱诉M一步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今年年初,云集對商品運營的組織架構進行了升級,并對第三方開放了平臺。在鞏固自身優(yōu)勢特賣業(yè)務的基礎上,新增了超市和商城兩大業(yè)務板塊。云集首席財務官陳晨表示,收入同比增長53.2%,主要由于平臺豐富了熱銷產品數量,同時讓運營收入和凈收入有所改善;GMV增速超過收入增速,只要由于越來越多的品牌入駐云集;產品方面,更注重自有品牌和新興品牌,都有較高的利潤率,可以提高盈利能力。此外,新的商城模式有助于減少運營資金需求。未來,云集將繼續(xù)利用現金狀況和規(guī)模經濟來提升盈利能力。
2019-06-05 11:05:05405 次
小米又因為一則人事問題的消息,上了熱搜。5月23日,據鳳凰網科技報道,小米集團人力資源部發(fā)送處罰通知郵件,通報小米公司國際部員工汪凌鳴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被公安機關予以行政拘留五日處罰。小米集團國際部管理層經過討論決定,對汪凌鳴予以辭退。新京報報道,今天(注:5月24日)下午,海淀警方證實,違法行為人汪某某(男,44歲)涉嫌猥褻,于5月14日被海淀警方處以拘留5日的處罰。另外,網上也流傳著一些不知真假的小道消息:在此之前,汪凌鳴掛職小米集團副總裁,非洲地區(qū)部負責人,更早的之前,他曾是整個小米銷售與服務部總經理。人事問題的背后,也是整個小米中國區(qū)的動蕩。中國區(qū)逐漸成形,汪凌鳴邊緣化2017年,“起死回生”的小米提前完成了1000億的年度銷售目標,10月,雷軍發(fā)布了一封內部信,在慶祝之余,也宣布了一則重要的人事變動與架構調整。2017年之前,林斌負責小米網,也就是整個銷售、服務、售后的體系,而雷軍則是直接管理手機部的研發(fā)和供應鏈。2017年階段性目標完成后,雷軍“退居幕后”,開始負責更高一級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手機研發(fā)則是交給了林斌。而小米網也改名銷售與服務部,接棒林斌的,正是被雷軍挖來的手機行業(yè)老兵,汪凌鳴。汪凌鳴曾任過話機世界集團首屆董事、天語手機副總裁等職務,和如今執(zhí)掌紅米的盧偉冰一樣,汪凌鳴也是被雷軍挖來,“空降”小米的高管。雷軍看重他們的,都是傳統(tǒng)手機行業(yè)老兵的經驗,以及多年累積下的線下渠道資源。眾所周知,在小米之家大規(guī)模鋪開以前,線下渠道一直是小米不能言說的痛。而線下渠道是一門人情生意,不僅需要策略,更需要經驗和人脈,因此,“老兵”總是吃香的?!敦斀洝吩鴪蟮婪Q,汪凌鳴當時的任務是要“四個季度重回中國第一”。這顯然是一個有點“著急”的目標,于是,在2018年2月,雷軍將其改成了“十個季度重回中國第一”。當然,后來的故事你也知道了,小米2018年國內市場并沒有實現海外那樣的飛速增長。據IDC數據顯示,小米2018年中國市場出貨量5200萬臺,市場份額13.1%,同比下滑5.6%,雖然穩(wěn)住了第一集團的位置,但距離第一顯然有些距離。小米2018年,尤其是中國區(qū)的表現,顯然是不能讓雷軍滿意的,于是,小米又進行了新一輪的架構調整,主攻中國市場的中國區(qū),也是這個時候被建立了起來。2018年12月,小米發(fā)布內部信,稱為了加強在中國市場投入,將銷售與服務部改組為中國區(qū),任命集團高級副總裁王川兼任中國區(qū)總裁,向CEO(雷軍)匯報。在多看閱讀被收購后,王川開始負責電視盒子、電視等業(yè)務,并把小米電視做到了互聯網品牌第一的位置。顯然,這份成績讓雷軍更加信任王川。中國區(qū)的前身正是“銷售與服務部”,汪鳴凌在這次調整中成了“失意人”,汪凌鳴被調任國際部副總裁,從直接向雷軍匯報,改為了向王翔匯報,相當于“降了一級”。到今年1月19日,一份來自小米的文件顯示,小米成立非洲地區(qū)部,由汪凌鳴負責。直到此次處罰,汪凌鳴結束了他在小米的職業(yè)生涯。中國市場不容有失“八個季度重回中國第一”,這是雷軍給小米定下的遠大目標。盡管海外是小米如今更強勁的增長引擎,但小米畢竟無法像傳音、甚至一加那樣偏向于海外,從小米的愿景和戰(zhàn)略出發(fā),作為,中國——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是繞不開的一環(huán)。你在海外賣得再風生水起,但沒能頂住中國這片戰(zhàn)場的競爭壓力,就無法被認為是手機行業(yè)的強者。于是,在最近的一次架構調整中,雷軍接替王川,開始兼任中國區(qū)總裁,全面負責中國區(qū)業(yè)務開展和團隊管理。而王川則是轉而負責剛成立的大家電事業(yè)部,負責除電視之外的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品類的業(yè)務開展和團隊管理,向CEO雷軍匯報。雷軍上一次親自直接負責手機條線,是2016年的危急時刻,那一年,小米全年出貨量暴跌36%,雷軍不得不取代周廣平,直接負責手機研發(fā)和供應鏈管理。從汪凌鳴到王川,再到雷軍親自披掛上陣,能看出小米想要做好中國市場的決心。但頻繁的調整,恰恰說明了此前的調整并沒看到效果。從2017年10月汪凌鳴接手銷售與服務部,到如今雷軍親自主管中國區(qū),已經過去了六個季度,時間不等人。相較于海外市場的飛速增長,小米手機中國區(qū)的業(yè)務,基本上在原地踏步。IDC的數據顯示,小米2018年國內出貨量同比跌了6%,而Canalys的報告顯示,2019年Q1小米是國產手機廠商中跌幅最大的一家,出貨量為1050萬部,同比下滑13%。中國區(qū)建立已有半年,雷軍親自執(zhí)掌,已經說明了其重要性。而對于汪這樣高管的殺伐決斷,也能看出如今小米的“狼性”。“世界沒有一家手機企業(yè),能在經歷衰退之后重新增長,但小米做到了?!边@曾是雷軍自豪的宣言,如今,同樣的難題,擺到了雷軍和他所率領的中國區(qū)的面前。紅米K20,即將在下周發(fā)布,這是雷軍執(zhí)掌中國區(qū)的第一槍,而紅米作為小米手機的出貨主力,這也可能是2019年最重要的一槍。
2019-05-27 09:26:54623 次
2015年5月的一個普通工作日,剛上任不到三個月的榮耀總裁趙明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一批榮耀手機在運輸途中,發(fā)生了極為罕見的集裝箱車輪自燃事故,盡管集裝箱內的手機并沒有被燒壞,但仍有很少的一部分手機受到了高溫的影響。質檢部門判斷這些手機絕大多數使用兩年后應該沒問題,不過也不能100%確保沒問題。這批價值2000萬的手機,是榮耀為備戰(zhàn)即將到來的618電商促銷準備的,當時市場正在熱銷,而且經常處于缺貨的狀態(tài)。是否可以降價銷售,并和消費者說明情況,最大程度上減少損失?趙明和榮耀的管理團隊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為了保證產品質量,他們決定銷毀這批手機。榮耀銷毀價值2000萬手機的事情很快在圈內傳開,也為即將到來的618打了個口碑前戰(zhàn),那一年618,榮耀成為線上銷量最好的手機品牌。2015年10月,榮耀提前完成了全年50億美元的銷售目標,成為當年互聯網手機的新星。2015年年底,趙明的年終績效在華為內部被打了令人羨慕的A。不過形勢一片大好的榮耀很快遇到了品牌誕生以來的第一道難關。2015年底,為了徹底貫徹手機雙品牌戰(zhàn)略,華為消費者業(yè)務宣布榮耀獨立運營,榮耀品牌需要全面脫離華為品牌的銷售網絡。線下零起步,線上天貓店拆分,榮耀線上銷售很快下滑了40%。羽翼尚未豐滿的榮耀品牌在整個2016年,經受著組織調整的陣痛。2016年年底,趙明和華為高層領導說“績效給我打C都無所謂,但絕不容許動我的崗位,我就是賴也要賴在榮耀這個崗位上。”三年過去,趙明在自己“賴”的崗位上做出了成績,數據顯示榮耀手機已經連續(xù)十個季度互聯網手機排名領先,自從2018年全力開拓海外市場以來,預計2019年海外市場將取得超過100%的增長,而榮耀手機也把最新的目標定為中國前二、全球前四。如何應對未來渠道變化、和華為雙品牌運營如何協(xié)同,何應對當前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挑戰(zhàn)?榮耀總裁趙明近日接受騰訊《深網》等媒體專訪,對榮耀的品牌戰(zhàn)略,做了詳細解答。全渠道的品牌戰(zhàn)略2019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高速增長已不復存在。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9年1-3月,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7307.2萬部,同比下降10.7%。寒冬中,各大智能手機廠商也紛紛加速變革。小米、OV各自拆分出了新品牌,銷量欠佳的蘋果幾個月來已經開展多輪降價,敗退中國的三星也試圖同時發(fā)力旗艦和中低端產品以卷土重來。而面對越發(fā)激烈的競爭,榮耀也徹底告別了互聯網品牌,開始加速線下布局。趙明此前將榮耀包括線下布局加速在內的戰(zhàn)略轉型,歸納為“二級火箭”戰(zhàn)略,他表示這個戰(zhàn)略包括極具競爭力的產品、極具擴張力的渠道、極具場景力的生態(tài)和極具年輕力的品牌。如果說線上的互聯網模式是榮耀的“一級火箭”,助推榮耀快速擴大規(guī)模和影響,那么包括發(fā)力線下實體店模式的渠道變革在內的“四個極具”,就是構成榮耀“二級火箭”的重要助推,榮耀正從互聯網品牌全面轉型為全渠道的品牌。據榮耀官方透露的數據顯示,榮耀目前線下已開設總計近2000家線下門店,這些門店將覆蓋旗艦店、下層門店以及主打消費體驗和青年生活方式的榮耀Life潮玩店三種模式。此前4月27日,榮耀2019年第一百家shoppingmall門店“榮耀Life”潮玩店在昆明開業(yè)。趙明透露,榮耀Life成都店也將在近期開業(yè),而今年將會陸續(xù)有這樣的線下門店展示出來。當談及榮耀Life的品牌理念時,趙明表示“(希望)讓消費者更好的去了解,原來榮耀的品牌所宣傳的“年輕、科技、潮品”是怎樣的詮釋,他能看得見,摸得著,體驗感知?!辈贿^趙明也強調,榮耀的輕商業(yè)模式并不會因為發(fā)力線下發(fā)生改變,“榮耀跟渠道和零售的合作伙伴密切的配合,各自做各自擅長的事情永遠不會變,比如說昆明那家店是我們把品牌部和國內零售部的團隊派到昆明跟他們一起做的,那家店還不是榮耀的,那家店是按照榮耀的設想建的,但是是我們的零售合作伙伴。成都這家店是由我們的品牌部建的,都不是國內的銷售團隊,你想品牌部建的能建多少,肯定就是對所有的用戶展示,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們的品牌形象怎么樣,品牌理念是什么樣的,跟消費者在榮耀的店面當中到底能夠有什么樣的體驗,這是一個全面和綜合的關系?!壁w明說。兩個拳頭合在一起沒有意義趙明曾形象的將華為和榮耀的關系比作大眾和奧迪,華為和榮耀在品牌和銷售渠道上都徹底分開,但在研發(fā)方面會共享一些基礎性的技術。當面對未來華為和榮耀品牌是否會為了應對新的全球形式而更加團結的問題時,趙明直言內部的團結和外部的獨立并不矛盾,他表示“未來兩個品牌會一起打造全新的生態(tài)或者全新的,團結更多的人一起,我們把整個行業(yè)做的更好。從不從的角度和不同的維度互相支持和配合這是必然的。”但作為華為消費者業(yè)務的雙品牌,榮耀和華為的業(yè)務有重合,如何平衡雙方競爭和資源搭建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此,趙明表示榮耀和華為品牌在這方面一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作為華為體系和集團下面的雙品牌,我們各自對各自的目標用戶群體,商業(yè)模式和基本的品牌理念有了差別之后,各自按照我們定義的商業(yè)模式品牌和目標用戶群體做事情。所以過去幾年當中,我們做這個事情的時候是沒有困惑的?!壁w明說。他同時表示,涉及到產品價位重合的問題,榮耀和華為品牌已在最高的戰(zhàn)略層面達到共識?!爱斒袌龊湍繕擞脩羧后w和競爭形勢變化的時候,這個問題自然就出來了。我們做的是順應客戶需求和市場以及競爭自然而然到這了。這個過程中作為商業(yè)管理的組織和團隊來講,這是很自然的過程?!壁w明說。在趙明看來,榮耀只有堅持走自己的路才能走的越來越遠,而華為和榮耀就像兩個拳頭,合在一起沒有意義?!拔覀儾粫驗槿A為越做越高端,就往他靠。你只有堅定的走自己的路,這條路才會越走越寬。華為公司設定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的時候,就是希望兩個犄角,兩個拳頭,最后把兩個拳頭變成一個拳頭,這是沒有意義的。”如何應對國際形勢挑戰(zhàn)由于國際形勢的最新變化,趙明坦言會對此前的目標做出適當調整,但他同時表示榮耀整體大的方向和戰(zhàn)略不會有變化?!拔覀円矝]有想到國際形勢是這樣的方式產生的變化,但是我們覺得靴子總要落地了,靴子只要落地了,不管什么樣的,對我們來說方向和目標變得唯一了。”趙明說道。趙明表示,在目前的情況下,榮耀將進一步加強中國市場。同時,華為已擁有芯片和操作系統(tǒng)等備用方案,趙明認為這或許是一個更好的機會,與全球更多的互聯網合作伙伴合作一起,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態(tài)。“歐洲本地有很多互聯網公司,也有類似于像中國一樣的互聯網的生態(tài)體系。其實大家都是開放的,未來對互聯網服務也許是新的機遇和發(fā)展。你會發(fā)現這還是一件讓人感覺到未來可以做出很多與眾不同的事情?!壁w明說。而在手機本身的產品競爭力方面,趙明認為下一步競爭的關鍵是軟件和操作系統(tǒng)的體驗。據華為消費者業(yè)務總裁余承東此前透露,華為最快將于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推出自己操作系統(tǒng),余承東還表示華為的操作系統(tǒng)將兼容全部安卓應用和所有Web應用。軟件和操作系統(tǒng)的體驗或許能成為華為手機未來的亮點。趙明最后透露榮耀將于年底推出5G手機,但發(fā)布時間和地點都暫未確定。以下是采訪實錄(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略有調整):問:之前余總(余承東)說支持榮耀發(fā)展,包括產品、品牌和渠道,榮耀20是不是打了第一槍?之后具體來說在產品的節(jié)奏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們看產品節(jié)奏慢一點,品牌節(jié)奏也相對慢一點,那未來下半年有什么打算?趙明:其實在整個今年上半年,應該是我們在準備產品,如果說進一步全面提升榮耀20和20PRO整個體驗和性能,這款產品按照去年的節(jié)奏應該是四月份就發(fā)布了,四月中旬左右,相當于晚了一個多月,國內的發(fā)布應該是31號,銷售應該是6月1號,發(fā)布之后第二天就銷售了。我們推遲也是希望能夠精心打磨,這次沒有任何打折的全力以赴打造的一款產品推給消費者,這就是我們整個今年產品規(guī)劃的節(jié)奏控制的變化。榮耀20系列,的確是整個新戰(zhàn)略當中承載我們全新戰(zhàn)略的第一款產品,這款產品今天大家都已經看到了,20和20PRO,我相信大家使用20和20PRO拍照的時候,我可以說跟行業(yè)內現在市面上任何一款相機去比較都不輸,甚至很多地方更好,我們是精心調校和打磨的。另外整個下半年和未來的榮耀產品市場戰(zhàn)略中,也是匹配我們整個業(yè)務戰(zhàn)略和市場戰(zhàn)略,我們也做產品戰(zhàn)略相匹配的,所以榮耀20系列之后,緊跟著馬上二季度了,6月1號正式發(fā)售我們的20系列,三季度很快,非常強大的產品就出來了,包括未來四季度的時候我們會計劃推出5G相應的產品。這一系列其實承載著榮耀全新的業(yè)務戰(zhàn)略,而這個業(yè)務戰(zhàn)略不受現在的形勢和變化的影響,或者我們會更加的積極和主動。問:未來品牌方面的后續(xù)動作怎么做?趙明:今年應該可以看到一點苗頭了,我不是宣布榮耀Life,其實榮耀Life是先在昆明做了嘗試,馬上在六月初,我們會在成都打造另外一家榮耀Life的店面。你會看到我們希望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起來的全新的體驗,讓消費者和我們的用戶更好的理解榮耀這個品牌。如果說我們總是在網上傳播我們的品牌理念和想法,其實大家還是缺乏最直觀的第一認知。這也是我們后來今年跟曉云,品牌部一起考慮在全國范圍內還是要建一些榮耀品牌的概念店的。就是讓消費者更好的去了解,原來榮耀的品牌所宣傳的“年輕、科技、潮品”是怎樣的詮釋,他能看得見,摸得著,體驗感知。今年我們其實會陸陸續(xù)續(xù)有這樣的線下的店面展示出來,非常的不一樣。所以也邀請大家到時候成都店開業(yè)的時候會去。問:為什么會在這個時間點?趙明:我們說這是公共后花園,誰都可以進來溜溜,我們從來不說線上就是我們的自留地,未來幾個品牌都會成為全渠道的品牌。OPPO、VIVO、華為、三星、小米也好,你會看到去年到今年開始,我不是特別強調的互聯網品牌,榮耀要成為全方位充分競爭的品牌。單純的限定在線上或者線下我覺得得不足以描述今天的市場形勢,華為、OPPO、榮耀、蘋果、小米已經在中國市場上占據了95%的份額了,這種情況下,大家都在尋找新的增長的機會,這是很正常的思維邏輯。我們只不過像榮耀先于整個市場的變化之前,我們提前了一兩個季度,半年到九個月的時間去發(fā)現,提前做了轉型和轉變回想這幾年,從2015年到現在,我們每次對市場變化的預判都是非常準確的,所以我們還是提前做好了準備,有相應的一些坑避過去了。問:輕商業(yè)模式會有調整么,會有一定程度的加重么?趙明:不會的,我們應該是在昆明那家榮耀Life的店開業(yè)的時候我講了,榮耀跟渠道和零售的合作伙伴密切的配合,各自做各自擅長的事情永遠不會變,比如說昆明那家店是我們把品牌部和國內零售部的團隊派到昆明跟他們一起做的,那家店還不是榮耀的,那家店是按照榮耀的設想建的,但是是我們的零售合作伙伴。成都這家店是由我們的品牌部建的,都不是國內的銷售團隊,你想品牌部建的能建多少,肯定就是對所有的用戶展示,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們的品牌形象怎么樣,品牌理念是什么樣的,跟消費者在榮耀的店面當中到底能夠有什么樣的體驗,這是一個全面和綜合的關系。問:榮耀和華為的品牌越來越獨立,現在全球形勢之下,未來有沒有可能會往更團結的方向走?趙明:內部的團結和外部的獨立這兩個不矛盾。未來兩個品牌會一起打造全新的生態(tài)或者全新的,團結更多的人一起,我們把整個行業(yè)做的更好。從不從的角度和不同的維度互相支持和配合,這是必然的。榮耀品牌的理念和用戶群體在整個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來講,我們也是很獨特的。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未來可能在打造更多生態(tài)的地方,榮耀也會更加的積極。問:你會覺得榮耀什么時候應該作為一家華為的公司,什么時候你覺得榮耀就應該作為榮耀,因為這個東西,當你和華為肯定涉及到競爭和資源搭建的問題,這是很難匹配的問題,怎么看這個問題?趙明:我們現在就平衡的很好,榮耀在很多的日常的事情上,基本上我們自己做決定。今天也沒有余總過來給我站臺,也沒有誰。作為華為體系和集團下面的雙品牌來講,我們各自對各自的目標用戶群體,商業(yè)模式和基本的品牌理念有了差別之后,各自按照我們定義的商業(yè)模式品牌和目標用戶群體做事情。所以過去幾年當中,我們做這個事情的時候是沒有困惑的。問:那有沒有考慮到華為會越過來,榮耀會越過去,榮耀會出涉及到華為P系列的價位的產品,本身就涉及到產品重合了?趙明:這個就是在我們最高的戰(zhàn)略層面大家達到共識,后面的事情日常誰討論和糾結這個事情,這個事情就沒有辦法做了。問:但是這個戰(zhàn)略怎么達成?趙明:當市場和目標用戶群體和競爭形勢變化的時候,自然就出來了。比如說當時我們榮耀做互聯網手機的時候,旗艦機是1999,那時候我們說1999就是我們能做到的非常好的標準價位,然后又能做出好手機,現在你再用1999,很難了。這個時候實際上是市場和整個技術的發(fā)展,原來我們做了一個攝像頭,現在我們用了四個。原來拍照當年是12,現在是48,很快就是64了,再往上是不是億級像素,這就是技術發(fā)展的需要了。你這種技術的發(fā)展,需求的發(fā)展,大家要的產品四千塊錢才能做出來,但是你還是守著1999,你就是被歷史和市場淘汰了。我們做的是順應客戶需求和市場以及競爭自然而然到這了。這個過程中作為商業(yè)管理的組織和團隊來講,這是很自然的過程。問:您怎么評價榮耀和華為兩條錯位競爭的路線和發(fā)展?譬如年輕人的消費能力反超中年人,榮耀產品定義也比華為更高級?趙明:倒也不完全按高級不高級分的,我們這兩年在歐洲發(fā)布的時候,我們內部一邊準備發(fā)布會的材料也一邊在討論,現在的年輕人,因為在歐洲很多年輕人買榮耀手機,他們基于什么樣的想法,我們最近也跟很多運營商的客戶包括我們的年輕的很多粉絲交流。第一個印象我們發(fā)現,榮耀對他們是一個增加輸入、流量的一個品牌,就是說榮耀的品牌跟市面上其他的品牌不一樣,很多人是其他的運營商的用戶是因為喜歡榮耀的產品,由其他的運營商轉網。這就是你品牌的精神,這也是為什么這些年,你們也在問,是不是華為和榮耀有時候距離保持的很好,就是因為我們把前面定義好了,我們不會說今天華為越做越高端,往他靠一下,沒有。你只有堅定的走自己的路,這條路才會越走越寬,你走到別人的路上,如果華為公司設定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的時候,就是希望兩個犄角,兩個拳頭,最后把兩個拳頭變成一個拳頭,這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在整個榮耀的品牌和產品運作的時候,剛才老熊也在說,我們的目標群體,我們的品牌內核是什么,我們持續(xù)往這個方向做,該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你說未來榮耀的用戶群體喜歡聽音樂,打游戲,那我們就提高游戲的屬性就是了,增加更好的,提供更好的游戲的配件,比如說用石墨稀散熱,在榮耀20Pro當中,把散熱性能做的很好。我就能滿足更多的用戶這方面的需求。你要是專業(yè)玩游戲的,我們不一定滿足你專業(yè)玩游戲。所以榮耀在整個的產品設計上,會堅定的按照我們即有的策略走,你會看到我們這次是把20和Pro拆成兩款產品定義一個系列的時候,其實是給了我們更大的靈活性,有時候我們的用戶群體還是希望合理的價格買到榮耀20的產品,但是還有一部分覺得對我差一些,我們就用榮耀20和Pro兩款產品更好的完全覆蓋到。問:您之前說三年前五,這個挑戰(zhàn)加劇時間點會變么?趙明:國際形勢的變化,我們會適當的做調整,但是我們整體的大方向和戰(zhàn)略不會有調整。大的方向和戰(zhàn)略,你要說三年和五年的問題,我們也沒有想到國際形勢是這樣的方式產生的變化,但是我們覺得靴子總要落地了,靴子只要落地了,不管什么樣的,對我們來說方向和目標變得唯一了。問:剛才說的形勢的情況下,業(yè)務戰(zhàn)略會受影響,但是市場的布局和關注應該會有一些變化。在今年的情況下,我們在全球市場上,比如說重點會關注哪些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會不會比以往投入的更大?趙明:我們起家就是在中國,所以今年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市場肯定會得到進一步的強化,這是毫無疑問的。那么在全球整個的市場戰(zhàn)略來講,肯定是由于這件事情取得各種的解決方法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現有的發(fā)布的一些產品和正在銷售的產品,也是不受影響的,可以繼續(xù)銷售的,而且大家也在網上看到了,我們也有相應的器件和芯片的替代方案和措施,所以我們肯定會持續(xù)往前走。未來,未嘗不是給我們一個更好的機會與全球更多的互聯網合作伙伴一起合作,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態(tài)。歐洲本地有很多互聯網公司,也有類似于像中國一樣的互聯網的生態(tài)體系。其實大家都是開放的,未來對互聯網服務也許是新的機遇和發(fā)展。所以我們說我們看到的其實有很大的挑戰(zhàn),今天不用矯情這個事情。但是另外你會發(fā)現還是一件讓人感覺到未來可以做出很多與眾不同的事情的。問:現在中國的市場已經非常激烈了,榮耀除了產品上打磨之外,我們會在哪些措施上,比如說面對競品的品牌,我們有什么比較有利或者獨立的措施,別家沒有辦法模仿的措施,我們有沒有這方面的規(guī)劃或者設想?趙明:最最核心的,就是產品的設計和體驗。坦率的講,其他的方面都可以很快速的跟進和模仿的,比如說價格。產品最核心的就是我們把器件放在一起之后,你帶來的增值是什么,屏幕你可以獲取,我也可以獲取,CPU、處理器,結構件,這些器件放在一起的時候,作為器件來講價值是固定的,但是作為手機品牌和廠家來講,最最關鍵的是當用你的系統(tǒng)設計和軟件設計架構設計放在一起的時候,你給他帶來的增值是什么,商品的本身就是經過下一道手的時候給他帶來的增加的價值。我們可能就是要用我們的創(chuàng)新和技術帶來更多的附加值,然后我們回饋給消費者。未來持續(xù)的強化當中,為啥老熊在我們的組織當中地位非常高,我們只有一個副總裁,就是老熊,是我們的產品副總裁。問:剛才您說了產品競爭力這塊,能不能細化說一下,感覺PRO上主要的競爭力就是攝像頭,是說現在的競爭力主要是攝像頭么,還有其他的么?趙明:下一步還是在軟件和操作系統(tǒng)的體驗上。其實客觀來講,一是拍照的體驗最直觀,最好的展示和詮釋的最直觀;第二,我們要看到現在的消費者,用了一段時間榮耀的手機也好、華為的手機也好,你會看到我們在應用半年甚至一年以后,整個的產品體驗對于消費者的保障是最好的。這個方面我們可以做相應的市場調研,我們整個華為和榮耀的團隊,這方面是花了大量的精力去了解消費者使用我們產品之后的體驗的。所以你會看到為什么在過去的幾年當中,我們的用戶的留存率或者說后面繼續(xù)使用華為手機、榮耀手機的比例一直都是最高的。而我們的用戶的NPS,在過去中國市場里面我們都是排在前面的,這才是競爭的關鍵。由于用戶用了一段時間之后,你會發(fā)現我們可能是由90分縮到70分,這可能是我們的市場營銷和傳播的能力。反過來有一個什么好處呢,我們的口碑的營銷反倒一代一代積累起來的,我們的每一代產品都是在上一代的基礎上銷量在持續(xù)的增加,榮耀8、榮耀9,榮耀10,每一代都比上一代賣的更好,這次的榮耀20系列有兩款產品,就更不用說了,肯定是更大的爆款。有一些品牌的旗艦機起伏很大,而我們一代比一代好,第一代使用我們產品的人最后都會跟周邊的朋友和家人形成良好的口碑,一說這個系列我用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是增加的。所以你會看到榮耀在過去的中國市場這幾年,我們都是非常持續(xù)穩(wěn)健的在發(fā)展。對于很多市場上的波動,對榮耀來說相對影響最小。最近幾年我們的渠道也在穩(wěn)步的提升,尤其是線下的部分,線下也是保持著最高效的驅動。所以在整個市場形勢下和面對競爭的形勢下,我們還會堅持自己的策略和打法,全面的提升我們的綜合能力,這個綜合能力不僅僅是體現在硬件的配置,配置支持了什么。最后你發(fā)現消費者真的想要的功能和特點,榮耀手機上都有。另外一點,我們在消費者看不到的很多的體驗上花工夫,因為宣傳的東西不可見,原來我們開玩笑說坐高鐵,你可以去比對一下,用我們的手機乘高鐵和友商的手機比較,在350的速度下,不管是數據業(yè)務還是娛樂業(yè)務,我們的體驗都比別人好。但是這個地方不像介紹拍照,拍拍月亮,很容易大家都看起來了,拍月亮現在是一個梗。然后我們研發(fā)電梯模式,在電梯里面看東西,出了電梯最快的速度回到4G網絡,我們就是為那幾秒鐘,我們優(yōu)化可能比別人快三到五秒就可以回到4G網絡,我們會把精力放在這里。所以你最后發(fā)現,未來真的在這個市場上,我們相信很多很多的細節(jié)的打磨上去投入,在別人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但是對你的影響和體驗,能夠很明顯的讓你應用了之后就可以感知到。哪天你可能因為別的參數宣傳的更好買了別人,但是用一段時間我們堅信他還會回來。問:今年年底發(fā)5G,這里面還有運營商的渠道,未來我們會不會加強運營商的渠道?趙明:歐洲我們跟運營商的合作已經越來越多了,榮耀有一個特點,進入任何一個市場都是先從公開市場開始做,在公開市場我們去驗證榮耀的品牌、產品和我們的零售的合作也好,當完成這個驗證之后,我們才去跟運營商合作,你會發(fā)現榮耀做一個市場很少有一去之后三到六個月之間像大爆炸一樣瞬間鋪開,我們不是的。一直都是兩個點,三個點,五個點,十個點,一步步起來的,但是這樣走我們每一步都走的很踏實,我們每一步都把屬于自己的核心能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且大家也知道其實你每一步往下,你已經準備好了,當你看到榮耀今天的時候,我們已經為下一步的成長做好的儲備。所以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不斷往前走的正循環(huán)。問:我最后想了解一下榮耀5G手機的規(guī)劃,是在國內首發(fā)是其他國家首發(fā)?趙明:現在我們還沒有定發(fā)布,應該是在國內吧?,F在還沒有定發(fā)布會,四季度的發(fā)布會在什么地方還沒有決定。
2019-05-27 09:24:42694 次
5月23日消息,在2019中國企業(yè)互聯網峰會上,慧聰集團董事會主席劉軍發(fā)表了以《產業(yè)互聯網的戰(zhàn)地筆記》為題的主題演講。一起惠了解到,劉軍在2017年10月份成為慧聰集團的新一任掌門人。在深入一線調研3個月后,于2018年1月啟動了慧聰集團由傳統(tǒng)信息媒體向產業(yè)互聯網的升級轉型。數據顯示,慧聰集團2018年獲得營收破百億,同比增長185.8%。劉軍認為,產業(yè)互聯網崛起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中國經濟大國地位的崛起。隨著深化改革的推進,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企業(yè)成本逐漸增加,產業(yè)的生產效率急需提速,而科技的進步和技術創(chuàng)新將幫助傳統(tǒng)產業(yè)降本升效,這就是產業(yè)互聯網的使命和意義。“基于對宏觀經濟的研判,我認為產業(yè)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劉軍在演講中談到,“為了全面轉型產業(yè)互聯網,慧聰用互聯網和數據賦能傳統(tǒng)產業(yè),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幫助企業(yè)提升效率,讓中國傳統(tǒng)產業(yè)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突出重圍?!背嘶勐敿瘓F之外,騰訊也在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方案中宣布進軍產業(yè)互聯網。此外,阿里巴巴也在2018年重提“新制造”,力圖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深入改造中國制造業(yè)。劉軍表示,與BAT基于基礎設施建設的產業(yè)互聯網邏輯不同,慧聰的產業(yè)互聯網是基于垂直行業(yè)的解決方案,是以技術創(chuàng)新賦能傳統(tǒng)行業(yè),做提高效率的價值鏈重構,其本質是立足于生意場景的產業(yè)互聯網服務。劉軍特別指出,產業(yè)互聯網不是產業(yè)電商,不只是追求交易規(guī)模,也不只是追求數據,而是用互聯網思維、工具和手段,建立共贏的生態(tài)圈做生意。據了解,截至目前慧聰集團已服務了63個行業(yè)和超過2000萬的客戶。同時,已經與騰訊、百度等多家公司達成戰(zhàn)略合作,意圖構建一個面向政府、企業(yè)、合作伙伴以及社會大眾的全景式數字生態(tài)平臺。為了更好的應對產業(yè)互聯網大潮的到來,2019年初,慧聰集團對業(yè)務架構進行了全面升級,成立科技新零售、智慧產業(yè)、平臺與企業(yè)服務3大事業(yè)群。劉軍在演講中詳細的闡述了他用一年多的時間總結出的產業(yè)互聯網方法論:即在新的組織架構下,以慧聰的平臺加資源為支撐,用投資加孵化的方式,對傳統(tǒng)產業(yè)實施降維打擊,務求快速布局?;勐斶€將投資孵化的公司作為兄弟公司而非下屬公司,并支持其獨立上市。同時通過集團平臺提供品牌、金融、數據、流量、技術、投融資等各方面支持,賦能賽道公司。在劉軍對慧聰集團的愿景規(guī)劃中,要把慧聰網打造成為中小企業(yè)的工作臺和應用商店,通過深度定制的SaaS工具,幫助客戶降本增效。同時,依托慧聰網的會員和數據,為各垂直賽道公司提供數據支持、SaaS工具等更多增值服務。劉軍認為,中國的產業(yè)互聯網潛力巨大,很多行業(yè)都將誕生千億市值的公司。未來五年內,慧聰集團將成為一家營收超過千億的產業(yè)互聯網企業(yè)。
2019-05-24 09:18:56553 次
在蘋果、Alphabet、微軟等一眾科技巨頭相繼發(fā)布亮眼的財報后,行業(yè)關注的目光就集中在同屬全球前十科技巨頭公司——阿里巴巴和騰訊身上。作為國內唯二進入全球市值排行前10的科技公司,2017年阿里和騰訊攜手跨過3000億美金市值門檻,2018年再一次都超過4000億美金市值。而且阿里和騰訊兩家巨頭的營收增速,是少數還維持30%以上的公司。未來誰先邁進全球市值Top5行列,誰更有想象空間和增長空間,將是件值得關注的事情。從5月15日兩家同步發(fā)布的財報看,騰訊發(fā)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第一季度營收為854.7億元,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速再度放緩至16%,創(chuàng)三年來新低。凈利潤209.30億元,同比增長14%。騰訊正經歷從消費互聯網面向產業(yè)互聯網轉型的陣痛期,營收和凈利潤同比都在下降。而稍晚發(fā)布的阿里巴巴財報則比較喜人。財報顯示,阿里巴巴2019年財年收入達3768.44億元,阿里巴巴第四財季營收為人民幣934.98億元(約合139.3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1%;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258.30億元(約合38.49億美元),凈利潤為人民幣233.79億元(約合34.84億美元)。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阿里巴巴集團第四財季凈利潤為人民幣200.56億元(約合29.8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2%。在阿里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長速度依舊維持40%以上,不得不令人驚訝。騰訊正失去與阿里正迎來的“最好的時光”回顧2005年衛(wèi)哲問馬云,“咱阿里2萬人,一年利潤卻不如騰訊一個季度,可為什么他們像賣白粉的,我們就像賣面粉的呢?”馬云說,你不要著急,85后這時候還在玩游戲,再過幾年他們就有消費能力,就需要我們的服務了。當然馬云“忽悠”了衛(wèi)哲,因為此后雖然從2009年至2010年,阿里每年營收增長的速度平均為58%,一直超過騰訊的43%,并且兩家公司都在2015年突破了千億營收大關,但是阿里整體營收直到2016年才超越騰訊的營收。在此期間,騰訊度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躺在流量上賺錢的好日子。根據騰訊最新財報數據顯示,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達11.12億,QQ的月活躍賬戶數增長至逾7億。微信和QQ形成的強大社交關系,為騰訊的廣告和游戲業(yè)務,提供了巨大的流量池和極低的獲客成本。也正是借助這一優(yōu)勢,騰訊從代理《地下城與勇士》開始,游戲業(yè)務規(guī)模逐漸超越了網易游戲,成為國內最大的游戲廠商。此后相繼推出的CF、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等游戲都火遍大江南北,網絡游戲收入一度占總收入近60%。到2018年騰訊游戲營收增至1040億元的巔峰,但無論增速還是營收占比都在下降。也是在這一年,游戲版號政策的轉向,讓騰訊寄予厚望的《刺激戰(zhàn)場》等幾款游戲無法商業(yè)化。而騰訊在產業(yè)互聯網時代的慢一拍,也被外界普遍質疑騰訊缺乏長遠規(guī)劃。外界對騰訊的看空直接體現在股價上,這一年騰訊股價暴跌20%以上,市值跌去萬億元。騰訊營收降速主要源于其核心的游戲業(yè)務增速下滑較快,廣告業(yè)務也快要觸及天花板,而金融科技及企業(yè)服務這部分業(yè)務,正處于需要前期大規(guī)模投入和長期技術研發(fā)階段。從2018年騰訊開始進行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開始,意味著騰訊的“最好的時光”已經過去,往后要賺辛苦錢。而對于阿里來說,或許屬于其“最好的時光”正在來臨。阿里早在10多年前的前瞻布局,正在今天為阿里帶來技術紅利。阿里巴巴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曾鳴曾著書回憶,決定阿里發(fā)展方向的正是2007年的一次集體會議。彼時阿里整體市值在100億左右,對于未來發(fā)展走向何方并沒有清醒認知。在寧波靠海的一家酒店中,馬云最終帶領高管爭議出“建設一個開放、協(xié)同、繁榮的電子商務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目標。正是10年前的這張圖,決定了阿里走向千億美金的格局。今天看當時很多業(yè)務線已經改變,比如阿里軟件已經替換為阿里云,雅虎中國已經變成口碑。但是阿里走向開放、協(xié)同、繁榮的生態(tài)體系戰(zhàn)略沒有改變。比如當年為解決電商的線上支付難題,馬云冒著政策風險做支付寶。今天支付寶月活達到6.5億,已經成為全球非社交最大的APP;2009年阿里云寫下第一行代碼,馬云定下每年投入10億元堅持投10年的目標,才促使阿里云今天成為亞洲最大的云;菜鳥物流提出投資上千億元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如今正在成百分比的降低國內物流成本。從本次財報看,阿里核心電商業(yè)務仍在保持同比51%的增速,其他10年前種下的希望:阿里云已經服務國內80%的科技公司,釘釘已經為700萬家企業(yè)進行了數字化升級,螞蟻金服已經服務1500萬一個小微企業(yè),這些云服務已經成為國內企業(yè)服務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正逐漸成為阿里巴巴營收的主力軍。面向產業(yè)互聯網時代,阿里和騰訊的關鍵時刻QuestMobile數據顯示,中國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guī)模達到11.38億,同比增速首次跌至4%以下。一個行業(yè)共識是互聯網紅利已經消失,存量經濟時代ToB業(yè)務正成為各大互聯網公司關注的重點。2018年騰訊提出從ToC到ToB,繼續(xù)鞏固消費互聯網,重兵投入產業(yè)互聯網。此時分散在騰訊各個事業(yè)群的云計算、金融、零售業(yè)務,開始受到重視??梢哉f這幾塊業(yè)務能否成功,也關系到騰訊面向產業(yè)互聯網轉型的成敗。騰訊需要展現出在這些業(yè)務上的投入產出比足夠亮眼,以此證明的自身的轉型順利,可以說騰訊正迎來自己的關鍵時刻。在2019年Q1從財報看,騰訊增值服務收入489.74億元,同比增長4%,金融科技及企業(yè)服務收入217.89億元,同比增長44%。網絡廣告業(yè)務收入133.77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金融科技與企業(yè)服務收入首次被單獨披露。這一業(yè)務此前被以“云與支付”稱謂對外介紹,更名展現了騰訊更大的野心。從2018年9月,騰訊支付基礎平臺和金融應用線(FiT),正式更名為“騰訊金融科技”開始,此前一直以微信支付打牌面的騰訊,如今正式以“騰訊金融科技”對標阿里的螞蟻金服。不過從財報看,“騰訊金融科技”似乎還是有些自身難題需要攻克。騰訊金融和云計算板塊成本相比去年增加了39%,成本增速比游戲快了近一倍,比廣告快6倍多。另外2019年備付金需要上繳后,也造成微信支付利息損失在百億元以上,騰訊金融科技急需證明自己在支付以外的盈利能力。從騰訊另一重要的云計算業(yè)務發(fā)展情況來看,2016年騰訊云收入比上一年增長逾兩倍,2017年同比增長一倍多。2018年騰訊首次公布其云計算業(yè)務收入為91億元,雖然騰訊云的收入已經排在國內第二,增速也破百。但是騰訊云不是云計算行業(yè)的引領者,而是追隨者。騰訊云相較阿里云的體量還有一定距離,騰訊云未來幾年內達到阿里云的80%以上,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關鍵。在本次財報中,馬化騰也提到:“雖然支付、其他金融科技服務及云業(yè)務目前仍處于早期發(fā)展階段,但已經為騰訊帶來可觀的收入。因此我們在金融科技及企業(yè)服務的新發(fā)部披露其業(yè)績,展示我們培育長遠增長潛力業(yè)績的成功?!倍⒗镌缭诋a業(yè)互聯網早已經布局,但并不表示阿里可以高枕無憂。如今阿里正在加強推進阿里云、釘釘、阿里小程序等云服務的規(guī)模,當這些營業(yè)真正成為阿里營收和凈流潤的主支柱時,阿里將有機會從電商廣告收入為主轉為云服務收入為主。屆時阿里有機會成為國內科技互聯網巨頭中,第一個主營收是服務收入的公司,這也是屬于阿里巴巴的關鍵時刻。目前所有阿里的對外服務中,有兩個強有力支撐:一個是螞蟻金服提供的金融服務能力,另一個最阿里云提供的IT基礎服務能力。最新數據顯示支付寶全球用戶數破10億,且保持55%的支付寶月活增速。過去螞蟻金服沒有像微信那么強大的用戶導流能力,所以支付寶的策略是借助自己離交易近,離信用近的優(yōu)勢,提升服務B端的能力。另外螞蟻金服已經構建了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用等全體系金融服務,這是螞蟻金服相對騰訊金融科技更具有優(yōu)勢的地方。阿里的另一優(yōu)勢服務阿里云,在這次財報中有提及其發(fā)展情況。財報數據顯示,阿里云計算業(yè)務2019年財年營收247億元,2018年阿里云在亞太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19.6%,比2017年的14.9%,增加了4.7個百分點。2019財年第四季度營收達77.26億元,飆升76%。這一增速超過亞馬遜AWS在相同規(guī)模下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統(tǒng)計數據顯示,有超過一半A股上市公司、40%的中國500強企業(yè)、近一半中國上市公司、80%中國科技類公司在使用阿里云。根據AWS云計算服務占亞馬遜整體20%凈利潤比重看,阿里云未來必將成為阿里巴巴的主要利潤貢獻來源。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也在這次財報中表示,“我們的云、數據技術以及新零售的巨大拉動作用,使得我們能夠持續(xù)變革企業(yè)在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的運營方式,這將有利于我們的長期增長?!卑⒗镩L期主義VS騰訊現實主義互聯網自媒體作者羅超曾將阿里和騰訊的競爭,歸納為長期主義PK現實主義。阿里能夠對前沿項目保持投入,堅持長期布局,是一種長期主義的體現。而騰訊的戰(zhàn)略是只看三年,更多基于打造爆紅產品邏輯,是現實主義的體現。委實,騰訊過去依賴社交和內容的產品創(chuàng)新能力,維持不斷爆款有一個難題,就是需要張小龍式的人物不斷出現。在短視頻領域掀起軒然大波后更加突出。微信復活微視、推出yoo等10多款短視頻產品都沒有成功打敗頭條。騰訊的現實主義在微博戰(zhàn)爭后,再一次體現了其困境。從2017年底內部的員工大會上,馬化騰提出“(騰訊)和企業(yè)級客戶合作流程繁瑣,動作太慢?!钡?018年9月,騰訊總裁辦取得“香港共識”,正式開展第三次組織架構變革。騰訊慢慢從現實主義的道路上,增加長期主義的思路。2018年9月,騰訊將七大事業(yè)群調整為六大,新增云與智慧產業(yè)事業(yè)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yè)群(PCG)兩個部門。同時騰訊還成立技術委員會,打造具有騰訊特色的技術中臺。當然騰訊面向產業(yè)互聯網時代的轉型,在內部推動的過程并不會一帆風順,組織架構整合與內部權利責任劃分,將是一件長期的攻堅任務。騰訊的技術中臺什么時候出現,可以說是騰訊轉型成功的標志性事件。一位行業(yè)人士曾說道:“騰訊中臺打造過程中難度排序,組織>人才>技術?!辈贿^從湯道生接受采訪時,表示“為保護用戶隱私,QQ和微信數據不會輕易打通”來看,騰訊內部各個事業(yè)群的核心資產,并不會輕易割舍與重組。在騰訊越來越學習阿里的長期主義戰(zhàn)略的同時,阿里也在不同程度的學習,騰訊現實主義的精髓:敏捷和邊緣創(chuàng)新。尤其在2018年阿里在進入新任CEO張勇時代后,也在積極推進組織架構變革,推動阿里數字經濟體快速發(fā)展。2019年阿里正式展開面向智能時代的敏捷組織架構變革。除了將天貓升級為“大天貓”,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進入集團創(chuàng)新業(yè)務事業(yè)群,成立新零售智能事業(yè)群外,最重要的變革是阿里云事業(yè)群升級為阿里云智能事業(yè)群。升級背后的目的是將阿里集團,過去幾年在實施中臺戰(zhàn)略過程中構建的智能化能力,包括機器智能的計算平臺、算法能力、數據庫、基礎技術架構平臺、調度平臺等核心能力,全面和阿里云相結合,向全社會開放和提供服務。這種智能能力輸出方案,在1月11日,張勇將其升級為《阿里巴巴商業(yè)操作系統(tǒng)》戰(zhàn)略。1999年創(chuàng)立至今二十年的時間內,阿里沉淀下來了一整套商業(yè)操作系統(tǒng)。阿里巴巴商業(yè)操作系統(tǒng)意圖將阿里云、釘釘等基礎設施,與品牌、商品、銷售等11個商業(yè)要素相關聯,為商業(yè)社會提供一套智能升級系統(tǒng)。未來這套商業(yè)操作系統(tǒng)能多成功,將是阿里巴巴市值天花板的重要影響因素。截至北京5月15日收盤,騰訊市值3.56萬億港元(約為4535.96億美元),阿里市值為4532.17億美元。在全球市值排行榜上,排在二者前面的是facebook的5158.92億美元市值。事實上阿里和騰訊都曾達到過5000億美金市值,不過未來誰能穩(wěn)定超越Facebook的市值,進入全球市值排行榜前5,成為與蘋果、微軟、亞馬遜同級別的科技公司,才是阿里和騰訊之間最大的看點。
2019-05-23 09:27:391467 次
5月22日消息,在今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tài)大會上,由永輝超市及永輝云創(chuàng)始人張軒寧、微盟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孫濤勇、騰訊副總裁林璟驊、優(yōu)衣庫中國地區(qū)營銷和媒體負責人朱鳳身、K11資深運營董事胡玉君等人參與的《洞察零售業(yè)的下一步》零售論壇圓桌對話里,其各自表述了對與目前零售業(yè)態(tài)的看法。張軒寧稱,未來零售包含多樣性,包括消費升級浪潮帶來的消費分級,用戶的需求開始多樣性、多邊化、多渠道,是單一業(yè)態(tài)在線上線下零售都沒有完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未來應該是線上線下融合,零售業(yè)態(tài)開始去中心化,出現小型化以及多品牌。孫濤勇稱,大量的零售商是沒有自己的用戶中臺和數據中臺,微盟要做的就是構建用戶私域的流量,搭建起小程序的官方商城,構建起數據中臺。未來零售最理想的情況是,當小程序商城占到每個零售企業(yè)線上訂單的30%乃至以上。林璟驊稱,零售下一步是全觸點的零售。騰訊希望能夠透過全觸點把私域、把控制權,把延展的能力交回到各行各業(yè)的零售企業(yè)身上。騰訊作為一個助手和連接器,把這個資產還回給零售企業(yè),而零售企業(yè)下一步的延展,就是生產要素的重組跟創(chuàng)意。優(yōu)衣庫中國地區(qū)營銷和媒體負責人朱鳳身稱,優(yōu)衣庫希望打通整個包括社交電商在內的全平臺的零售服務的渠道,去激活全場景的用戶群。通過線上線下的打通,包括從庫存、服務、體驗、會員等,最終能夠最快速讓用戶可以用最省心的方式找到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K11資深運營董事胡玉君稱,現在零售面對的困難是場景化創(chuàng)意的缺乏,如果數字化的幫助,成功的機會會大大提升。以下為該論壇對話的詳細速記:主持人:感謝Davis,相信Davis說的超級連接戰(zhàn)略,將帶領行業(yè)進入一個全新的全觸點零售時代,為行業(yè)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的業(yè)績增量,而萬億增量的前景真是讓我們看到了非常大的商機。今天,我們也邀請到了多位行業(yè)大咖,他們是各行業(yè)零售數字化領軍企業(yè)代表,與我們一起通過對趨勢的討論和成功案例的分享,給我們探討他們對趨勢的洞察,共同探討“超級連接”戰(zhàn)略提出的意義和對企業(yè)的價值。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一個高峰對話環(huán)節(jié)《洞察零售業(yè)的下一步》,有請永輝超市及永輝云創(chuàng)始人張軒寧先生,優(yōu)衣庫中國地區(qū)營銷和媒體負責人朱鳳身女士,K11資深運營董事胡玉君女士,微盟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孫濤勇先生,騰訊公司副總裁林璟驊先生,以及此次高峰對話環(huán)節(jié)的特邀主持人場景實驗室創(chuàng)始人吳聲先生,一起登臺參與這一環(huán)節(jié)。掌聲歡迎!吳聲:各位嘉賓請坐,謝謝主持人,在剛才Davis的分享里面,我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觀點。這些觀點里面,其實有很多的關鍵詞是與在座的每一位零售業(yè)的從業(yè)者具體方法論息息相關。其實他所談到的很多,對于零售業(yè)的洞察,是不是如我們剛才所思考,所探討的那樣代表了零售業(yè)的可能性呢?其實我們今天就要問到永輝超市的張軒寧先生,我們有很多新的嘗試,無論是這種小業(yè)態(tài)的嘗試,還是生鮮加堂食的體驗,你們認為用戶發(fā)生了變化嗎?他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他與剛才Davis所提到的零售業(yè)整體的變革,到底是印證還是遙相呼應呢?張軒寧:我覺得永輝就是賣生鮮產品的零售企業(yè),用科技的力量,平臺的服務模式,服務純業(yè)態(tài),純渠道,有不同的用戶。我們第一個看到的是消費升級浪潮帶來的消費分級,用戶的需求開始多樣性,多邊化,還有多渠道,是單一業(yè)態(tài)在線上線下零售都沒有完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未來應該是線上線下融合,零售業(yè)態(tài)開始去中心化,小型化,還有多品牌。我覺得我們這樣子積極擁抱變化擁抱數字化的技術才能更好的服務用戶,到今天為止,大概是這樣的理解,謝謝!吳聲:我們可以感受到他認為為了滿足用戶的多樣化和個性化,永輝選擇了更加創(chuàng)新的小的形態(tài)去形成顆粒度的一種解決方案去匹配,他在這個過程中運用了大量的騰訊智慧零售的一些解決方案,能夠更好的去認知到原來這樣一種消費分級本身是代表今天用戶,為什么它跟以前不一樣了,可以這么說嗎?張軒寧:中國的商場經歷了大賣場的浪潮,下一個風口應該是小業(yè)態(tài),剛才Davis講了超級連接,還有各個觸點,我覺得我們用了一個最笨的辦法,第一個是相信騰訊的理念,全面快速的擁抱騰訊的技術,讓它的產品,小程序,掃碼購,連接到永輝品牌中間來。我們永輝全渠道給業(yè)態(tài)快速連接的應用落地,比如永輝商超是比較早一批開發(fā),我們也是采納小團隊,而且騰訊是上門服務,而且不收錢,2B的服務超好。我們這個比較笨的企業(yè),就不斷開始學習,找到連接,大概是這樣的。吳聲:其實剛才寧總的分享看到,業(yè)態(tài)越來越小的變化才能更好的適應人和用戶的數字化行為,我們看一看人,再看看貨的代表,剛才Davis在分享里面多次提到了優(yōu)衣庫。不瞞各位,我自己剛剛用優(yōu)衣庫的小程序掌上商城下單了一個,但是還沒有買到,要后天凌晨才開售。優(yōu)衣庫的門店數量是很強的,我們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面,甚至可以感受到優(yōu)衣庫對這種先進技術擁抱的決心和行動,遠遠不像跨國品牌,也有可能跟優(yōu)衣庫是快時尚的品牌有關系。但是我們依然要問,第一個去擁抱公眾號,去擁抱小程序,無數的第一背后到底是什么邏輯?讓優(yōu)衣庫這種品牌,對于人的理解,發(fā)生了一個前程無憂的迭代?優(yōu)衣庫朱鳳身:優(yōu)衣庫是一個服飾的品牌,我們也意識到需要去轉型,我們希望轉型成數字消費、零售一家公司,我們希望通過數字化構筑消費者為中心的一個最好的服務,同時又能強化我們的品牌,這是我們的一個宗旨。我們發(fā)現在整個數字化行業(yè)越來越發(fā)展的現在,特別在數字化驅動發(fā)展的情況下,消費者越來越多信息渠道以及平臺選擇的同時,他反而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復雜的購物環(huán)境和購物體驗,所以我們的宗旨是一直希望去尋找如何更快、更好、更便捷、以及更精準的給到客戶,滿足他的需求,找到他最想要的商品。所以我們從幾年前,包括跟所有的合作商合作,我們想去打通整個包括社交電商在內的全平臺的零售服務的渠道,希望去激活全場景的用戶群。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線上線下的打通,包括從庫存,還有就是服務、體驗、會員、最終能夠最快速的,讓Consumer可以用最省心的方式找到他們。所以我們去年也推出了一鍵全新購,隨時隨地下單購買,隨時隨地可以購買的選購轉化。對于我們優(yōu)衣庫來說,雖然線下有很強的優(yōu)勢,但是本身門店也有自己物理的局限性和庫存的局限性,我們覺得這樣線上線下打通,真正滿足客戶隨時隨地,任何場景,任何時間交付給Consumer,也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吳聲:優(yōu)衣庫并不在意我們在哪里成交,我們很在意的是能不能精準,快速,有效的去完成這個連接,應該和Davis的連接宗旨相謀和。當用戶需要的時候,他的所見能否真實快速的所得,我不知道在座很多同學是不是很熟悉藝術購物中心或者叫購物藝術中心,但是我們知道在15、16年開始,憑借它非常獨特的一種藝術,乃至策展式的商業(yè),符合了年輕人隨機購買。在這個過程中,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堅定的戰(zhàn)略訴求,甚至于在未來的這種戰(zhàn)略里面,開始數字化和策展型的商業(yè)本身的關系是怎么思考的?胡玉君:其實一般人對商場的解讀就是一個場地的解讀者,但是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單純僅僅只是一個場地的提供者,我們常常思考人、貨、場這三個怎么聯系在一起。我們推動是藝術人文自然,藝術當然可以使大家都覺得我們做得很好,但是在人方面,還有場景是怎么處理?為什么我們對場景方面特別重視,而且我們也發(fā)覺場景一直在變化,為什么一直在變化呢?可能在三年前,五年前一直把一個地方裝飾的很漂亮,很多網紅去打卡,然后拿到很多的風傳,你就拿到很多客戶過來。但是這些人,我們說那種是不是真正的我們所需要的課程,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因為一個商場畢竟是有面積的限制,我不可能只是找一些完全不能夠幫我的商戶做到Cousumer的場景。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當然是我們覺得藝術是唯一的,現在追求的不單單是Exclusive,Exclusive當然重要,但是不僅僅是Exclusive是唯一了。怎么和藝術融化是非常大的問題,我看到一些商場里面也用藝術品,我們把藝術品放在場景里面,是否能夠達到K11的效果?不一定,為什么在中間?我們現在已經開始了數字化的一個研究,就是說他在這個場景里面,究竟他為什么過來這個場景,我的客戶,我的商品究竟是否跟我精致的藝術展覽可以融合在一起。我們常常推崇說你把藝術跟你的場景,還有就是把整個場地怎么融合的最美滿就有可能帶來下一次再來。同時間我們在推送整個場景的時候,我們現在已經放了很多跟商戶的合作,怎么推動我們的商戶里面的產品,這個我覺得未來的趨勢不單純僅僅只是藝術,藝術只是一個入口,其中一個能夠來Unity的方式。未來我們還是覺得另外一個模式是我們在看的,現在也有很多追求Craft,究竟這個Craft之后的故事是什么,我們未來的方向就是看了場景之后,我還可以看到什么。究竟每一個客戶來之后,他們很開心之后,買這個東西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所以Craft,還有未來所說的design,都是更加折中的方向。吳聲: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今天的用戶或者今天的消費者,他們基于藝術,基于審美,我們是一個伴隨者,同時用伴隨的手段design驅動的這樣一個場景,更好的與這個用戶本身的一種迭代去形成這種關系。胡玉君:對,如果僅僅是一個場景,我們零售來說是要經驗,可能你要20年的經驗,甚至于30年的經驗才能懂你的客戶。但是有數字化幫助的時候,每一個場景,我們設定的時候實時通過大量的數據,就可以幫助我們設定這個場景的確定性,匹配這次有推送一些客戶過來的,精準就是三倍的增加。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零售或者做場景的,面對的困難就是,比較年紀大的可能沒有創(chuàng)意,但是有經驗,看到這個事情發(fā)生的時候成功幾率是多少。但是年輕人可能對經驗方面落地沒有那么好,所以如果有數字上面的一些幫助,在分析上面的一些幫助,這些年輕人有創(chuàng)意的同時配合這些的時候,成功的機會會大大提升。吳聲:我不知道在座同行有沒有聽到,我們并沒有講評效,甚至都沒有說過去我們怎樣的租戶,他們的租金,營業(yè)額的變化,但是我們句句不離零售的宗旨,到底關鍵詞是人貨場的融合,還是說以人為本,他正在通過數字化的這種能力去模型化,去驅動它。其實我們下面一個問題跟開始的分享是承上啟下的關系,我們要請微盟的董事局主席兼CEO孫濤勇先生,我們都知道長期以來我們自己本身也經歷了很多迭代,但是這個迭代里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面,我們是和騰訊,甚至和騰訊的生態(tài)用戶,甚至和今天零售業(yè)的這種數字化的用戶是一起跑了一個馬拉松。當然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我們去幫助優(yōu)衣庫,我們去幫助永輝,我們要問的問題是三位零售業(yè)所洞察里面,從你看待他們下一步的機會,微盟能夠幫到他的是什么,我們又怎么去理解這樣零售業(yè)中人貨場關系的變化?微盟孫濤勇:微盟一直是在幫助企業(yè)做一些數字化的轉型,數字化的營銷,其實剛才我們看到騰訊大的戰(zhàn)略,騰訊更多的是說,我們認為他是可以給企業(yè)提供很多工具和能力,甚至和企業(yè)提供毛坯房,也有優(yōu)衣庫這種樣板間。微盟更多是為很多中小客戶提供精裝修的標準化解決方案,我們可能會提供一對一的定制化裝修方案,所以這也是微盟的一個定位。首先我想分享兩個現狀,第一個現狀就是說我們都知道中國的零售總額,線上的零售總額占整個中國的22%,美國是15%,這個數據差不多。但是有一個數據有很大差異,就是中國總額里面8、90%都是來自于線上的。但是我們看到美國的電商平臺只有50%,加上零散的最多60%,所以有40%是自己的官方渠道。美國除了有Amazon,其實可能大家不太知道的,想說批發(fā)也有300億美金。所以就是剛才Davis說的.COM1.0,我們目前的服務客戶來說占比確實是很少,這是第一個現狀。第二個現狀,我們認為大量的零售商是沒有自己的用戶中臺和數據中臺,這是我們服務大量的客戶所觀察到的,我們講智慧零售。吳聲:永輝雖然在點頭,但是您表示不服?微盟孫濤勇:對,昨天我跟優(yōu)衣庫說,他們已經做得差不多了,他們是代表,是我們的樣板間,大部分的零售商還是在朝著整個用戶數據中臺構建。智慧零售首先講是智慧,最后一個階段才是智慧智能,前面是數字化階段,其實大部分企業(yè)還在信息化階段,信息化階段就是我們有自己的ERP,我有自己的CMY,但是大部分是不通的。他們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用戶中臺和數據中臺,我們現在講的全觸點,這也不是一個新的概念。為什么今天是一個特別好的時候呢,就是以前我們講O2O的時候,我們線上一個渠道,線下一個渠道這兩個是無法通的,為什么呢?因為線上渠道無法去運營他,因為這個客戶不是你的,是平臺的,我們一直想做全頻道沒有做成功的原因就是線上這一塊是沒有的,是缺失的。也有很多原因,比如說在線上平臺里面搜索不到你的東西,但是在美國很多時候,在谷歌就是可以看到自己的官方網站,所以企業(yè)把這一塊東西一直缺失了。我們認為今天是特別好的時候是為什么?小程序,剛才Davis總結的小程序,它的特點,可鏈接,可裂變,各種各樣的,可沉淀這些,我們認為是非常好的時候。所以我們直接跳到.COM2.0,好像中國直接跳到移動支付階段,所以我們可能又一次彎道超車,成為一個新的,乃至全球非常領先的一個地位。我們剛才講超級連接最重要的三個關鍵詞,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一個關鍵詞,就是私域,我們講高效,溫度,沒有私域,就談不上高效。對于私域來說,建立自己的官方商城,這個官方商城跟你的用戶中臺,跟你的線上線下完全融合,只有當這個完全融合之后,我們各個觸點。為什么我們以前不講觸點講渠道?現在我們發(fā)現最好的觸點是導購,現在實體店里面你觸達這個店的最直接是導購,所以我們認為今天已經到了一個真的是新的智慧零售,新的.COM2.0的時代,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構建用戶私域的流量,搭建起小程序的官方商城,構建起數據中臺。我認為未來最理想的情況就是,當小程序商城占到你線上訂單的30%乃至以上,我認為就是一個非常理想的一個模式。吳聲:全是廣告,但是我不得不說他講的很有道理,我竟然無言以對,在剛才分享過程中,你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小程序已經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智慧系統(tǒng)。你剛才講私域流量,我對這個詞沒有多大感覺,因為全民都在講私域流量。但是我關心的是你講的是全渠道運營資產,還是更加可持續(xù)運營的用戶能力,還是說是以用戶這樣的私域重新去建構我們自己的商業(yè)模式,也就是在企業(yè)今天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你認為這是不是一個更重要的著力點?以用戶的這樣一種私域重新去建構自己的商業(yè)模式,也就是說在這個企業(yè)今天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你認為是不是更重要的著力點或者重新出發(fā)的關鍵點。孫濤勇:我不認為小程序是OS,我認為整個微信才是一個OS,整個小程序它也只是一個很核心的能力,比如說我們認為未來小程序它就是企業(yè)的官網,小程序我認為是官網,配合支付、營銷等等,一起組建小生態(tài)。第二個問題,對私域我的一個定義和理解,是可連接、可識別、可觸達、可運營,我覺得要至少滿足這四點,才是真正的私域。我們認為平臺電商的流量或者說線下的這種客戶的流量,如果它沒有被數字化,沒有被連接起來,甚至它無法通過你的一些有溫度、有情感的運營,它都不能定義為私域。只有滿足這幾個條件才能達成我們所理解的私域。吳聲:我們講的私域是關系、分享、可視、運營,在持續(xù)可運營的過程中,我們依然在低估微信,但我們對于小程序的低估又沒有給予它足夠的高估,但不重要。最后一個問題,回到Davis,對人的延伸是場的延展,講貨找人,將場本身是數字化的人重新去定義,坦率講是比較繞的表達,我們看到你其實是始終以數字化的用戶重新認知我們原來理解零售的要素,你認為是否今天零售流程要素或者你在后面分享出組織的變革里,都因為這樣一種重新定義發(fā)生本質變化呢?林璟驊:我覺得零售行業(yè)一直以來都是以人為本,不管是超市、便利店,還是商場,一開始組織各種各樣的要素設想這樣一群人來我的店購買商品,一直以來都是以人為本。我這邊提出以人為中心的數字化,其實是希望能夠幫大家更深刻的記錄到人,因為隨著你業(yè)態(tài)的發(fā)展,我今天如果是開一家雜貨店,我就服務我小區(qū)里面的住客,我可以認識張媽媽、林伯伯、李阿姨,我服務200個人,可是我們在座的都是連鎖企業(yè),大家起碼也有個100、500家店,你怎么可能知道這些人是什么樣的人。那沒有對這些人的了解,企業(yè)發(fā)展到后面該怎么做。優(yōu)衣庫有很強大的服裝的供應鏈,它對于布料的研發(fā),實際上是領先在全世界的。但它還是沒有辦法回答一個問題,比如說張總,可能適合他穿的衣服是誰,具體到人。永輝有最強大的全球的生鮮供應鏈的控制,今天要去買獼猴桃,一樣沒有辦法回答我喜歡車厘子還是獼猴桃。所以我希望能夠把對到人的理解,通過私域化,可觸達、可運營、可記錄,可以在上面延展,能夠做出來的延展進一步推動企業(yè)的升級。企業(yè)的升級其實生產要素都在,對于供應鏈,其實零售不講供應鏈都是耍流氓。我在想騰訊能夠做的幫忙并不是告訴大家怎么建供應鏈,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我們有的能力是能夠幫助你把用戶連得更好,讓你對用戶的理解更深刻。同時你自然而然會因此驅動企業(yè)里面進一步的升級。我的供應鏈可以怎么樣重組,我的店可以怎么樣組成更小的業(yè)態(tài),有怎么樣的變化,中間不管說數據中臺或者說供應鏈往前發(fā)展的中臺,或者說業(yè)務管理的中臺,其實都是為了更多樣化、更貼近用戶需求而去做的企業(yè)能力的提升。我相信一切都講人,還是回到零售最本質,我們是服務人,對人的理解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人更好的理解,才能夠推動我企業(yè)整個生產要素不斷的迭代升級,我企業(yè)才有活力,才能夠長期,今天做大賣場還是休閑賣場還是購物商場,我是人的周末休閑聚集地還是我是在賣生活雜物,每一次都可以被重新定義??墒侵匦露x的根源來自于你對于顧客的洞察,跟你對于生產要素重組的能力。吳聲:其實可以這樣來理解,在剛才你所提到的更好的連接,對于用戶更深刻的洞察。我們已經在改變很多零售的效率,零售的范式。長期從供應鏈、供給側到需求端的變化里,很多新的模式在發(fā)生變化,比如提到中科萬達廣場,它照理只是北京城鄉(xiāng)結合部的一個商場,但因為數字化以后其實它跟原來所理解的不一樣,開始移動起來了,裂變起活化起來了。我們原來看到的東西慢慢變成我們不那么熟悉的樣子,甚至長成新的東西,新的物種。所以剛才我們5位嘉賓第一輪分享里,我們能清晰感受到關鍵詞的核心在于我們沒有談現在非?;馃岬闹辈ル娚?,沒有說這就是社區(qū)拼團、社區(qū)團購有哪一些是做得最好的可取之處,沒有強調社交裂變它是多么重要,只是關心如何更好理解用戶,如何更好洞察用戶變化和新技術的關系。其實我們正從原來的電商,原來的零售進化成一種新的零售關系,新的一種零售范式。所以我還進一步要問一下,你講超級連接整個分享最后,又提到超級連接的本質,其實就是騰訊智慧零售的定義。特別希望以它為增長的引擎,以數字化的用戶去驅動全觸點的一種零售。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這個全觸點在你的這種定義里,它到底是人的一種行為的觸點,是場景和人的關系的觸點,是這樣一種人因為這種場景激活的貨的連接,還是說它是一個完全消費者本身的更加細節(jié)的變化和商戶和零售企業(yè)的變化。我特別想知道你講的全觸點零售,全觸點到底意味著什么?林璟驊:我們講觸點就想要區(qū)別于渠道,渠道大家想到的是一個組織,是一種鋪貨形態(tài)。我們講的觸點是企業(yè)與用戶的互動節(jié)點,我們講觸點不講渠道。第二個我講觸點,吳老師剛剛已經把問題回答了,你問的問題順便也回答了問題。觸點既是一個賣貨場景的延展,我們不是在線下才能夠買到貨,我們可以在小程序上面買到貨,可以在群里面欣賞到商品,然后我們可以在里面問導購問題,可以得到回答,可以產生交易。所以觸點其實講的是既是場的延展,也是貨本身,就掃碼的同時實際上跟貨產生連接,跟貨產生連接不再只是純粹看拿這個貨,而是透過這個信息的交流有了更多對于貨本身的理解,同時還有其他互動的延展。我們在想這個觸點時,其實它既是貨找人,也是人場的延展,也是人在線上更多的互動。我們?yōu)槭裁粗v說它是全觸點,是因為它在每一個場景里面都可以設計出來,隨著你的數字化,然后配合你的門店場景,可以屬于每一個企業(yè)自己特色的各式各樣的觸點的運營。吳聲:今天主題叫做零售的下一步,所以是不是可以認為你認為的零售下一步就是這樣一個的全觸點的零售。林璟驊:問題本身已經回答了,我們當然覺得它是全觸點。但我覺得零售下一步不僅于此,希望能夠透過全觸點把私域、把控制權,把延展的能力交回到各行各業(yè)的零售企業(yè)身上。騰訊作為一個助手,作為一個連接器,我們覺得說只是把這個資產還回給零售企業(yè),零售企業(yè)下一步的延展,我覺得是生產要素的重組跟創(chuàng)意。在這里面可以發(fā)展出小業(yè)態(tài)、新業(yè)態(tài)的迭代,更嘗試商品的洞察,有更好的研發(fā)。還是回到零售不講供應鏈都是耍流氓,怎么通過這個迭代幫助行業(yè)不斷往前邁進,而不再是電商永生零售死亡,不是這樣子。其實還是一個重組的過程。吳聲:所以這其實是一個范式的轉移,從這個意義上剛才Davis所表達的和剛才永輝所提到的有異曲同工的地方。永遠提到業(yè)態(tài)越來越小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假如用一兩句話理解你所想象的零售下一步,除了是一種小的業(yè)態(tài)本身變化,對于零售本身組織,這個公司,這個商業(yè)模式是一個什么樣的要求?張軒寧:我覺得零售下面應該是數字化的建設和應用,還要建立一個零售的中臺和敏捷的交互方式來解決。我覺得永輝歷史上經過了4次大的組織架構變革:從2005、2010、2015、2018這四次中,一次次數字化建設和中臺建設。我們做了兩個中臺,一個是永輝內部的自己開店2C的中臺,就永輝云超。第二個我們在2B的,永輝云創(chuàng),中臺的意義我們是這樣理解的,包括一個業(yè)務中臺,第二個數據中心,第三個數據技術中心,第三個數據算法中心,第四個數據運營中心,第五個研發(fā)中臺,第六個組織中臺。我覺得我們永輝在開店的速度,現在越來越快,從原來的增長模式已經到裂變模式。我舉個例子,我們2000年和弟弟一起創(chuàng)業(yè),2010年上市,這10年只開了100家店?,F在隨著中臺的建設有能力一個月之內開出100家。吳聲:一個月開100家,一個月抵過去的10年,你認為這個變化的本質是中臺還是其他嗎?張軒寧:中臺相互連接的能力。吳聲:開店快因為中臺能力讓前端的模塊標準化,或者說這個接口能力能夠形成一個API還是說是因為是個數字化的選址,數字化的供應鏈,數字化的這樣一種倉儲配送的體系讓我們可以快速的開。張軒寧:開店剛才說了,這樣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永輝的戰(zhàn)略就是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這個單聚焦就是聚焦生鮮,我們的運氣很好,選擇了生鮮,這個賽道很寬,潛力無限大,但同時生鮮這個賽道護城河又很深,其他人要進來很不容易,進來了能夠留下來的很少,留下來能夠做大就更少了?,F在的大永輝就像一家GP公司,有騰訊、京東、怡和牛奶這樣的戰(zhàn)略投資者當LP,再連接很多的生態(tài)、合作伙伴。而大永輝又作為LP,投資云超、云創(chuàng)、云商等等。具體到永輝云創(chuàng),大永輝的體系內,云創(chuàng)一直是創(chuàng)新的平臺,很多新的業(yè)態(tài)、新的技術,都在云創(chuàng)孵化、應用。云創(chuàng)孵化出了優(yōu)質生鮮食材體驗店超級物種、家門口的生鮮便利店永輝生活、配送到家的線上生鮮生活超市永輝生活·到家三個核心業(yè)態(tài)。云創(chuàng)從誕生第一天就是希望做成一家TOB服務零售的公司,讓永輝更多的合伙人成為創(chuàng)始人。未來從經營商品,到經營用戶、服務用戶、創(chuàng)造價值,真正讓用戶更滿意、讓創(chuàng)業(yè)更容易。吳聲:從我們剛才講的數據中臺、算法中臺,供應鏈的中臺,一系列的中臺建設,讓我們整個業(yè)務形態(tài)和組織裂變有據可依,同時更加適對。通過不斷滿足用戶顆粒度的變化,我們自己對于這種前置倉永輝到家的模式,還有永輝生活和超級物種形成網絡。這里面理解優(yōu)衣庫它也有類似的比如說小程序,跨界的聯名,甚至我們看到的這種線下門店。下一步我們理解優(yōu)衣庫的零售,甚至于我們和騰訊智慧合作以后我們自己特別期待的下一步的能力,它會是什么?朱鳳身:我覺得我們一直在想突破傳統(tǒng)零售行業(yè)的一些限制,傳統(tǒng)零售行業(yè)其實是賣東西,推銷嘛。就是我們已經生產完貨,我們把商品推給消費者。未來的零售應該是消費者的需求去拉動的,所以我覺得像剛剛一直在說的增長或者大數據,或者私域化,我覺得最終這些數據成片,像我們現在把所有的全渠道打通這些數據,包括所有的會員購買習慣以及整個市場的發(fā)展去幫助我們更好的預測未來的顧客需求在哪里,顧客的需求在哪里大的市場在哪里。把設計、生產、銷售甚至全員的數據化整合起來,最終把整個供應鏈,包括物流整合起來,最終能夠最快速的去反映到整個市場和我們的商品當中。同時我覺得這樣也是幫助我們把品牌和消費者的互動的距離更加拉近,我們可以第一手知道消費者的反饋,門店的反饋,把這些反饋最終反饋到我們的設計中,提升設計、服務、體驗。最終還是回到最終我們可以給到消費者最快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最快給到他最想要的商品。人貨場最終能夠優(yōu)化整個供應鏈,最終能夠讓消費者得到更好的服務和體驗。吳聲:也非常呼應剛剛提到的供應鏈層面所形成的優(yōu)化,不能形成研發(fā)組織流程這樣的敏捷,不構成我們看到的C2B、C2M或者C2F,這樣的場運營中也有類似的定義能力,我們看到不同的K11無論是上海還是廣州。你會發(fā)現它背后關于用戶運營去驅動陳列,驅動我們的招商,驅動租戶本身的組合邏輯始終沒有變化,下一步來講你認為產生巨大變化可能是什么?胡玉君:其實我覺得未來作為商場的供應者來講,不能夠僅僅只是你作為好像把自己變成是以前說的業(yè)主,不能只是你是業(yè)主方。未來想法其實我們作為業(yè)主方的一個名字會越來越含糊。就說了我不只是一個場景的提供者,我更加要了解的就是我們的客戶,客戶是有兩種:第一種就是進來的,供應商也是。未來作為商場的經營者,除了場所的提供者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就是他也必須要是一個品牌者,就是說以前可能是10年20年前,一般不同商場在不同地點叫不同的名字,但是K11不只是一個場所,而是一個品牌。未來從這個品牌再擴展下去,不單純僅僅是一個場地,比如說K11已經有我們的藝術,也有我們的氣質,也有我們的寫字樓。未來更加有自己的品牌,我們也是零售商。所以未來如果要真正的成功,我覺得是那個角色你不能夠只定義自己是一個角色,同樣時間需要有很多其他的科技或者是平臺來幫助我們,更加了解這個是一個未來整個閉環(huán)的必須的。整個閉環(huán)來講不單純僅僅是我們自己,而且應該是看到所有你有機會能夠關注到的人或者是貨。這樣的情況之下,你能夠理解你的供應商是怎么樣一回事,你能夠理解你客戶怎么一回事,才可能有機會會成功。不然你就僅僅只是一個場所的提供者,我覺得這個時代已經完完全全的過去了。吳聲:我們必須要成為用戶的共創(chuàng)者和共建者,在共創(chuàng)和共建過程中,自己必須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和IP。想問假如用一句話非常簡練的來表達你現在對于零售下一步看法,用怎樣的關鍵詞和一句話。孫濤勇:我認為未來企業(yè)零售你的客戶最首選的線上的購物渠道方式一定是你的小程序商城,我認為是一個結果。林璟驊:零售的轉型,數字化轉型一定要從全觸點過起,累計數據,幫助找到各種創(chuàng)新的可能。吳聲:感謝5位嘉賓在剛才的分享,我們看到數字化的用戶,私域用戶,共享、眾創(chuàng)、數據中臺、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包括我們所理解的無時無刻高效效應用戶的機制,構成我們對于零售下一步的認知。是不是這樣主導著下一次的零售轉移呢?我們正在見證,也正在參與,也期待更多零售從業(yè)者和剛才K11所表達的一樣,我們去眾創(chuàng)一個偉大光明時代的到來。
2019-05-23 09:20:12640 次
5月12日消息,一起惠獲悉,經過近三個月的系統(tǒng)測試與商務溝通,步步高集團與聚客通近日正式達成“百店千群”微信社群管理項目合作。據聚客通方面透露,步步高的微信社群模式主要建立在一個店員與用戶在微信上的互動好友關系。企業(yè)門店員工在微信上和消費者建立社交好友關系,利用個人號弱營銷滲透,形成品牌影響力與口碑,通過多場景輔助讓消費者傳播分享至社交關系圈中,形成有效裂變,實現消費再循環(huán)。但是,在社群復制的過程中,由于基數較大,純靠人工管理和信息發(fā)布,出現了效率低、管控難、數據靠人工簡單統(tǒng)計、社群工作難以量化等問題。聚客通則作為電商、新零售企業(yè)提供社交零售解決方案的服務商。本次和步步高合作的智慧零售版本,主要從智慧管理、智慧風控、智慧服務、智慧營銷、智慧共享5大方面數字化服務企業(yè)智慧零售微信CRM。對此,聚客通主要為企業(yè)提供微信客戶智慧管理后臺。系統(tǒng)按照企業(yè)組織架構,部門級別設置不同賬號的管理權限,獨立管理本部門及下級部門的員工行為+客戶數據。對員工手機、微信操作進行監(jiān)管,借此規(guī)避企業(yè)客戶流失風險。多微信賬號在PC端一屏多開,單人多人協(xié)同管理,全方面開啟微信客戶智慧服務。一鍵開啟好友、朋友圈智能營銷,提升客戶轉化率、復購率?,F在,步步高智慧零售事業(yè)部已開啟了“百店千群”行動,探索和總結了一套微信社群的工作方法,超市事業(yè)部旗下的所有門店協(xié)同社群工作快速復制,當前所有超市門店都建立了社群,總社群數量達2000個。步步高集團于1995年創(chuàng)立于湖南,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目前擁有670家線下門店,年銷售額390億,位列中國快消品市場份額第七位。當前擁有商業(yè)、置業(yè)兩大核心產業(yè),涵蓋了超市、百貨、電子商務、商業(yè)地產、便利店、電器、物流、大型綜合體等多個業(yè)態(tài)。2018年,互聯網巨頭騰訊、京東聯手逾16億入股步步高,三方以共同發(fā)展“智慧零售”、“無界零售”為愿景,建立長期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據步步高方面表示,未來三年,步步高將致力于轉型為由數據驅動、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企業(yè)。
2019-05-13 11:10:07512 次
“開源即可信”,是技術圈內較為認可的理念。隨著京東區(qū)塊鏈底層引擎JDChain正式對外開源,BATJ在區(qū)塊鏈領域的角逐正式開始。對于互聯網大廠來說,他們有深厚的研發(fā)資源、超前的戰(zhàn)略視野,對于區(qū)塊鏈這項國家大力支持的技術,誰都不愿意當一個追隨者。開源的意義聯盟鏈的技術發(fā)展和應用落地有目共睹。例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互聯網法院利用聯盟鏈進行司法存證,舉證時間大幅縮減,人工成本大幅降低,這一方案同時獲得最高人民法院認可。再例如ABS,即資產證券化。區(qū)塊鏈可以實現主體信用與債項信用的分離。去年中旬,京東聯盟鏈技術支持的京東白條ABS在深交所掛牌轉讓。聯盟鏈由于沒有炒幣的擔憂,無論從技術創(chuàng)新還是應用落地方面都表現出充分的友好。但是圍繞聯盟鏈的擔憂一直都有,“黑匣子”就是其中一種,所謂黑匣子就是,在代碼不開源的前提下去喊出“區(qū)塊鏈創(chuàng)造信任”的口號,這顯然讓人難以信服。一位業(yè)內人士告訴鏈得得作者,有些企業(yè)宣稱自己搭建了分布式的聯盟鏈技術,可支持多種場景的業(yè)務協(xié)同,但是他們的服務器全部放在一個房間里,談分布式有什么價值呢?金鏈盟開源工作組組長范瑞彬對鏈得得作者說道,“黑匣子”對于區(qū)塊鏈技術開發(fā)來說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聯盟鏈如果是一家機構玩,是發(fā)揮不出區(qū)塊鏈價值的。區(qū)塊鏈應該用于多方的平等協(xié)作,以區(qū)塊鏈技術支撐良性的行業(yè)運作。而只有“開源”,才能讓大家對于底層技術有一個共識和認可。因此,GitHub(GitHub是一個面向開源及私有軟件項目的托管平臺)成為檢驗聯盟鏈質量的重要平臺。技術開發(fā)者通過GitHub把源代碼向全世界開放,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實現個性化定制,最重要的是整個社區(qū)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查看代碼以發(fā)現漏洞或缺陷,從而快速修復漏洞,不被攻擊者利用。開源提高了大家使用的意愿,并反過來促進技術本身的發(fā)展。用于組建聯盟鏈的區(qū)塊鏈底層框架系統(tǒng),作為多家互聯網巨頭搶灘布局的區(qū)塊鏈的戰(zhàn)略要地,正在快速走向開源。對于BATJ這些大廠來說,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搶占市場,而開源就是“快”的最直接表現。近日,京東數字科技集團的區(qū)塊鏈底層引擎JDChain正式對外開源并同步上線開源社區(qū),在這輪BATJ的競爭中搶占了先機。京東數科-創(chuàng)新科技業(yè)務部-區(qū)塊鏈部的負責人Larry告訴鏈得得作者:“我們很少關注競爭對手在做什么,客戶需求的滿足才是我們的工作重心,為讓客戶信賴我們的智臻鏈,我們選擇開源?!彪S著JDChain的正式開源,京東數字科技集團正式拉開了各大廠在區(qū)塊鏈信息服務領域角逐的序幕。而鏈得得作者也了解到,在JDChain之后,百度“超級鏈”也將于今年中旬面向全社會開源。京東區(qū)塊鏈的方向京東區(qū)塊鏈的技術架構分為JDChain和JDBaaS兩部分。其中,JDChain作為核心引擎,聚焦解決區(qū)塊鏈底層的關鍵技術問題,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JDBaaS是企業(yè)級服務平臺,提供靈活易用和可伸縮的區(qū)塊鏈系統(tǒng)管理能力,支持企業(yè)級用戶在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環(huán)境快速部署。京東智臻鏈的負責人對鏈得得記者表示,京東做區(qū)塊鏈,明確了做企業(yè)級服務,但并不局限于只做少節(jié)點的聯盟鏈,希望未來有消費者端高并發(fā)的場景。值得注意的是,JDChain是一個國產自研的底層框架系統(tǒng),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談到“國產”的意義時,Larry談到:“在中國,我們看到區(qū)塊鏈在政務、司法、食品安全等關乎國計民生的領域創(chuàng)造了很大價值,在技術底層上也需要有中國聲音和中國標準?!薄澳壳皡^(qū)塊鏈技術正值發(fā)展的初期,京東智臻鏈希望具有自己的差異化特性,同時,保持技術能力方面的領先優(yōu)勢,更好地支撐業(yè)務應用的落地,這是我們團隊的戰(zhàn)略期許?!彼f道。區(qū)塊鏈是京東數字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繼數據技術、人工智能和IoT之后,京東數字科技集團的第四大核心技術能力。同時,京東也是全球少數擁有大量區(qū)塊鏈實踐應用場景的大型企業(yè)。目前,京東區(qū)塊鏈業(yè)務已經在品質溯源、數字存證、信用網絡、金融科技、價值創(chuàng)新等五大類應用場景中實現了落地。京東區(qū)塊鏈未來將聚焦在兩大方向,即供應鏈數字化和金融科技領域。Larry表示,京東最擅長供應鏈的服務與管理,而金融科技又是京東數字科技集團的最大板塊,因此未來會圍繞這兩方面來篩選應用。JDChain的通用性考慮2018年3月,京東集團發(fā)布了第一版區(qū)塊鏈技術實踐白皮書,首次向業(yè)界宣告了京東布局“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區(qū)塊鏈技術”的決心與信心。一路走來,對于京東來說,這個過程并不容易。首先,區(qū)塊鏈作為分布式存儲、共識機制、密碼算法、智能合約等一系列技術的有機結合,天然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其次,區(qū)塊鏈技術的應用創(chuàng)新也受限于現階段聯盟鏈網絡難以規(guī)模化,以及部分企業(yè)數字化能力尚在構建的現狀。京東數字科技集團JDChain的首席架構師HaiQuan告訴鏈得得作者,看過別人趟過的坑,我們會從整體架構和功能設計上做針對性的調整。他解釋道,JDChain采用通用化的架構設計,適用于廣泛對應用場景,這個思路與業(yè)內一些采用場景化設計的技術流派不同?;谀承┨囟▓鼍凹僭O的架構設計和基于通用場景假設的架構設計的顯著差異,不僅體現在技術實現上,更體現在應用價值上——后者雖然在技術上挑戰(zhàn)更大,但是能夠更好地適應更多更復雜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更有利于在各種不同類型的應用生態(tài)之間,建立統(tǒng)一的底層技術體系,從長遠看,更有利于促進整個行業(yè)的應用創(chuàng)新。此外,京東重視合規(guī)性。JDChain根據國內監(jiān)管的特定需求,在很多場景尤其是金融場景,提供了更加本地化的技術改進。而在數據方面,JDChain有良好的可伸縮架構,不用擔心數據量過大而“撐爆”一個區(qū)塊,能夠支持鏈上數據從少量增長到海量的過程中系統(tǒng)能力的無縫伸縮,避免系統(tǒng)性能惡化,從而為很多應用實踐解除諸多技術限制。面對“適用性差”的突出問題,JDChain強調整體技術框架的通用性,同時為企業(yè)場景的差異化提供可插拔的擴展性設計,這也是京東在觀察到現有技術發(fā)展路線的不足后,主動做出的改變。在不同的場景里,JDChain可以對局部的部件做可插拔調整,為跨生態(tài)的融合打下基礎。在整個京東區(qū)塊鏈技術架構中,中間層是JDBaaS,能夠幫助大家更快速地集成和管理區(qū)塊鏈的節(jié)點網絡,降低區(qū)塊鏈技術的運維管理門檻。Larry對JDChain充滿了信心:“JDChain具有高性能、通用化、靈活易用的特點。京東有非常多的B端戰(zhàn)略合作伙伴,天然基因就是把B的服務搬到C端,我們會用自己的技術打通B端和C端、融合B端和C端?!眳^(qū)塊鏈的戰(zhàn)略地位前文講到,京東已經將區(qū)塊鏈定位于集團級的技術戰(zhàn)略之一,也是京東數字科技集團的四大核心技術能力之一。而A(人工智能)B(區(qū)塊鏈)C(云計算)D(大數據)這四大技術也成為頭部互聯網企業(yè)整齊劃一的解決方案,在他們看來,ABCD之間并非孤立存在。HaiQuan對此表示,AI提供決策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區(qū)塊鏈實現數據、業(yè)務的鏈接;云計算解決基礎設施管理、伸縮等問題;大數據提供了數據組織整理和挖掘分析的能力。所以,他們是相互銜接的。隨著5G技術在速度上的大幅提高,IoT設備的信息采集能力和傳輸能力將獲得更大釋放。由于區(qū)塊鏈最終是證明數據的可追溯、可信賴、可連接,可協(xié)同,這些來自物理設備的采集數據,將成為支撐區(qū)塊鏈網絡實現大規(guī)模應用落地的重要基礎。
2019-05-08 09:09:45517 次
淘寶上用的移動AI技術,你也可以用在自己的產品中了。日前,阿里巴巴宣布,開源自家輕量級的深度神經網絡推理引擎MNN(MobileNeuralNetwork),用于在智能手機、IoT設備等端側加載深度神經網絡模型,進行推理預測。這是阿里開源的首個移動AI項目,已經用于阿里手機淘寶、手機天貓、優(yōu)酷等20多個應用之中。覆蓋直播、短視頻、搜索推薦、商品圖像搜索、互動營銷、權益發(fā)放、安全風控等場景。在IoT等移動設備場景下,也有若干應用。阿里表示,在iOS、Android的CPU、GPU性能上,MNN已經普遍領先業(yè)界。他們選擇深度神經網絡模型MobileNetV2和SqueezeNetV1.1進行了測試。Android方面以小米6為例,MobileNetV2上耗費時間約為27毫秒,SqueezeNetV1.1上耗費約為25毫秒,領先業(yè)界至少30%;iOS方面以iPhone7為例,MobileNetV2上耗費時間約為15毫秒,SqueezeNetV1.1上耗費約為14.8毫秒,領先業(yè)界至少15%。淘寶端智能無線技術專家離青說,MNN開源之后,每隔兩個月都會進行一次更新,發(fā)布經過淘寶應用驗證的版本。MNN的兩大功能與四大特點基于淘寶和達摩院的研究成果,阿里巴巴在2017年10月正式組建了MNN團隊。經過淘寶技術部、搜索工程團隊、達摩院團隊、優(yōu)酷等各方力量的打磨,以及雙11和集五福等重大業(yè)務項目的考驗,在離青看來,MNN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推理引擎了?,F在,MNN可以提供模型轉換和計算推理兩部分功能。模型轉換部分幫助開發(fā)者兼容不同的訓練框架。當前,MNN已經支持Tensorflow(Lite)、Caffe和ONNX,PyTorch/MXNet的模型可先轉為ONNX模型再轉到MNN。而且,也能通過算子融合、算子替代、布局調整等方式優(yōu)化圖。計算推理部分致力于高效完成推理計算。為了更好地完成對模型的加載、計算圖的調度,以及各計算設備下的內存分配、Op實現等任務。他們在MNN中應用了多種優(yōu)化方案,包括在卷積和反卷積中應用Winograd算法、在矩陣乘法中應用Strassen算法、低精度計算、多線程優(yōu)化、內存復用、異構計算等。△MNN架構設計離青介紹稱,在這樣的架構設計下,MNN具備了以下的四大特點:輕量性:針對端側設備特點深度定制和裁剪,無任何依賴,可以方便地部署到移動設備和各種嵌入式設備中。通用性:支持Tensorflow、Caffe、ONNX等主流模型文件格式,支持CNN、RNN、GAN等常用網絡。高性能:不依賴任何第三方計算庫,依靠大量手寫匯編實現核心運算,充分發(fā)揮ARMCPU的算力。比如,在iOS設備上,可以開啟GPU加速(Metal),常用模型上快于蘋果原生的CoreML。易用性:有高效的圖像處理模塊,覆蓋常見的形變、轉換等需求,一般情況下,無需額外引入libyuv或opencv庫處理圖像。MNN不僅支持回調機制,可以在網絡運行中插入回調,提取數據或者控制運行走向;還支持只運行網絡中的一部分,或者指定CPU和GPU間并行運行。離青介紹,這一項目的核心目標,就是進一步降低開發(fā)工程師和算法工程師在移動環(huán)境中使用深度學習技術的門檻。這樣的一個引擎,應用到實際中是什么樣的情況呢?這里有一個淘寶的例子——手機淘寶春節(jié)活動:掃年貨,集五福2019年春節(jié)期間,淘寶通過掃年貨的方式加入到了阿里“集五福”活動之中。具體的使用場景是,通過掃一掃商品識別能力,來識別紅色年貨,并分析照片中有年貨的概率,根據概率來發(fā)放相關權益。首先,為了掃描年貨,淘寶在服務端用百萬張年貨圖片訓練出了一個可以鑒別年貨的深度神經網絡模型。接下來,就需要MNN發(fā)揮作用了。用戶通過相機掃描年貨時,淘寶會獲取相機中的照片數據。然后,對照片做預處理,包括圖片的縮放、顏色空間的轉換等。離青說,掃年貨是一個基于相機的應用場景,使用云端AI會消耗用戶大量的流量去傳輸逐幀照片、服務端的計算資源,同時響應速度也會取決于網絡狀況。而MNN,可以通過端側AI,避免了網絡開銷,使整體體驗流暢、穩(wěn)定。它能夠結合訓練好的模型和經過處理的數據,快速做出相應的計算處理,分析出照片中有年貨的概率。如果照片中有年貨的概率達到淘寶設定的標準,就可以認定用戶掃描到了年貨,進而發(fā)放相關的權益。這只是阿里將移動AI應用到自身業(yè)務之中的一個場景;MNN,也只是阿里眾多移動AI項目中的一個。在離青看來,移動AI領域的應用、框架/引擎、硬件方面都有著很多的可能性。接下來,他們將會在維持MNN輕量、通用、易用、高性能等方面特點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強在端側核心算法的投入,降低開發(fā)者使用門檻,探索如何在云+端結合的情況下,發(fā)揮出更強的AI能力。在這個項目中,阿里巴巴提供了使用說明文檔和基于圖片、視頻流的示例應用等等。他們也發(fā)出呼吁,希望大家多多進行體驗、反饋,用MNN構建出不同的人工智能應用~Onemorething今年3月份正式宣布加入阿里的框架大牛賈揚清,在MNN項目開源評審時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在賈揚清看來,與Tensorflow、Caffe2等同時覆蓋訓練和推理的通用框架相比,MNN更注重在推理時的加速和優(yōu)化,解決在模型部署的階段的效率問題,從而在移動端更高效地實現模型背后的業(yè)務。這和服務器端TensorRT等推理引擎的想法不謀而合。離青說,這樣的轉變,讓MNN有了更切合使用場景的定位,對于其進一步發(fā)展,和為開發(fā)者服務,都有很大的幫助。
2019-05-08 09:08:34547 次
4月25日,美團打車計劃將于26日在上海、南京上線“聚合模式”的消息被傳出。其通過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主流出行平臺,提供約車聚合服務。言外之意,用戶可以在美團一鍵呼叫多個平臺的不同車輛,享受到不同品類的打車服務。近期,美團打車還將以聚合模式在更多城市展開試點運行。對此,美團打車負責人介紹:“這是我們基于對目前市場變化的評估和研究做出的決策。”同時,他表示,在新模式下,美團打車作為平臺連接優(yōu)質運力和海量用戶,把互聯網平臺在用戶需求理解、場景智能識別、交易技術架構、大數據實時預測等方面的能力開放出來,在提升行業(yè)整體效率的同時,更好地滿足用戶個性化的出行需求,提升消費者在美團平臺的一站式生活服務體驗。”另據消息顯示,“聚合模式”上線后,上海、南京的用戶仍然能夠繼續(xù)使用美團快車服務。這意味著,美團在既不放棄原有的自己做打車業(yè)務的模式外,還將以聚合形式提供更多約車服務,奉行著兩手一起抓的策略。但其實,這讓美團在網約車市場的失意也顯露無疑。如今,美團再次出戰(zhàn),也意味著其與滴滴之間的直面競爭以沒有宣告的方式迎來了暫時和解。再出發(fā)的美團不難看出,美團轉變思路投身于網約車聚合事業(yè)實際上是一種對于網約車市場的變相妥協(xié)。2017年年末,美團高調發(fā)布了“一鍵投票召喚”功能,活動頁面顯示用戶可以一鍵投票,單個城市報滿20萬人即會開城。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溫州、福州和廈門7座城市。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美團的開城承諾一拖再拖。2018年11月,美團更是在招股書中稱,公司目前正在評估網約車可能給平臺帶來的協(xié)同價值,基于目前市場情況,預期不會進一步拓展此項目。其在風險提示中也寫到,新服務品類的拓展會涉及新的風險及挑戰(zhàn),承認了對網約車服務的熟悉程度以及相關用戶數據不足,可能使其更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及偏好。另外,從虧損額度來講,此前有媒體爆料,美團打車每月虧損5000萬美元,以維持南京、上海的市場份額,雖然美團對此作出回應:消息并不屬實。但對于網約車市場來說,虧損似乎已經成為常態(tài)。對比市場上主要玩家,滴滴在2018年虧損額度高達109億元;Uber在2018年虧損額度達35億美元;Lyft在2018年虧損額度達9.11億美元。2018年美團年報數據顯示,美團新業(yè)務及其他分部的銷售成本由2017年同期的人民幣5億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三個月的人民幣52億元。其表示,這主要是由于擴大供應鏈解決方案業(yè)務增加的已售貨品成本、由于收購摩拜而產生物業(yè)、廠房及設備折舊增加、網約車司機相關成本增加,以及因非餐飲外賣服務擴張增加的其他外包勞務成本。其在財報中還特意指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三個月新業(yè)務及其他業(yè)務的毛利率與2018年同期相比由正轉負,主要由于網約車業(yè)務的補貼所致?;ハ嗳∨⒌蔚巍皵硨﹃嚑I”當下,從美團的布局來看,美團與多方合作企業(yè)展開的合作更像是一場互相取暖的大型真相現場。于美團而言,其作為一家生活服務平臺,具備著流量優(yōu)勢,能夠為其他平臺進行用戶導流。美團最新發(fā)布的年報顯示,2018年,美團年度交易用戶達4億。另外,網約車市場作為美團的新業(yè)務,能夠解決用戶“吃/玩什么——怎么去”的問題。因此,打車是美團在整體生活服務業(yè)務上的價值延伸。就像美團CEO曾經提出的公司使命所說:WeHelpPeopleEatBetter,LiveBetter。于其他合作平臺而言,以首汽約車為例,首汽約車副總裁胡緒雷表示,通過合作模式改變,從原本的單向輸出轉為雙向打通企業(yè)之間的資源,達到更高、更具生態(tài)的服務模式,是首汽約車與企業(yè)合作中一種更理想的合作模式。其他平臺無非是想借助美團的用戶流量拓展用戶基數,提升訂單量。美團的深水炸彈或只是一聲空響那么疑問來了,美團再次扔出“深水炸彈”,想借助輕模式攪動出行市場的一池春水,這會不會只是一聲空響?德勤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Q2網約車平臺日交易額達到47785萬元,其中滴滴占據了96%,首汽約車、曹操專車、美團打車、其他平臺僅僅占據4%。從專車數據情況來看,2018年Q2滴滴的日訂單數量達到65萬單,首汽約車的日訂單數量達到20萬單,神州易到等平臺不足5萬臺??梢姡还苁强燔囀袌鲞€是專車市場,滴滴依然占大頭。退一步看,雖然美團此次打出了“聚合服務”這一概念,但模式其實并不新穎。高德早在2018年7月上線了打車業(yè)務,到12月份已經接入9大網約車平臺。當用戶外出查詢路線打開高德地圖APP后,可選擇打車功能,頁面整合了滴滴、神州、首汽、曹操專車等眾多的出行服務商。多平臺在一個APP界面之中可進行比價,用戶可以通過高德地圖以更低的費用叫車。這滿足了大多數用戶經濟出行的需求。而從美團的合作對象來看,其以高端專車品牌為主,而美團還要對用戶群進行篩選,這樣的漏斗模式不禁讓人懷疑真正能夠產生多少用戶訂單。從戰(zhàn)略意義來講,雖然美團的聚合模式不能形成對于打車業(yè)務的直接管控,但是美團實際上采取了一種以退為進的思路,畢竟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美團不能再以巨額虧損面向廣大股民。如今,聚合打車仍可幫助美團達成出行戰(zhàn)略的目標,但是卻不用與滴滴等小巨頭展開輸死搏斗。甚至出行業(yè)務從虧損部門變成有收益的部門。而始終擁有Food+Platform超級平臺夢想的美團,若以聚合打車模式運行,更能體現美團的價值觀,美團何樂而不為。另外,從網約車行業(yè)發(fā)展走向來看,美團的模式轉變基本上向行業(yè)宣告了靠補貼搶占市場的階段已經成為過去。而在打車痛點還很明顯的今天,新企業(yè)若想進入,只能選擇其他方式,以輕資產模式運營的方式正在成為新的探索方向,但能否行得通還需市場檢驗。億歐汽車認為,這主要考驗了一個平臺如何吸引用戶使用,如何讓用戶養(yǎng)成習慣,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未來,美團,任重道遠。網約車,任重道遠。
2019-04-29 09:21:17706 次
“我這個人不能退休,人退休了活著就沒意思了,干活干慣了。”半年前,被問及退休問題時,娃哈哈創(chuàng)始人宗慶如是表態(tài)。4月20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宗慶后首度提到要退休了,“我想我應該是準備退居二線了?!倍诠竟芾韺咏洑v變更后,宗慶后的女兒宗馥莉并沒有加入娃哈哈高管團隊。宗慶后表示:“讓她自由發(fā)展吧,她愿意干什么就讓她干什么?!笔聦嵣希S著這位以勤奮、強勢著稱的中國民營企業(yè)家年紀日漸高齡,娃哈哈這個龐大飲料帝國傳承的問題也越來越緊迫。更為緊迫的是,從2015年開始,娃哈哈一直在各種挑戰(zhàn)中艱難生存。在新消費的時代大潮中,這家成立了32年的國民消費巨頭似乎漸漸力不從心。飲料帝國接班之謎:不一定是給女兒作為中國飲料行業(yè)的標桿企業(yè),娃哈哈繼承人的問題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聚光燈主要圍繞著宗慶后的女兒宗馥莉。1982年1月出生的宗馥莉,只比娃哈哈早誕生了5年。就在宗慶后提出退休的前幾日,娃哈哈剛剛發(fā)生高管變更,而宗慶后的女兒宗馥莉并未加入高管團隊。跟隨宗慶后20多年的張宏輝卸任總經理一職,蔡雷接任經理;黃敏珍退出董事行列。作為補充,蔡雷加入高管團隊,擔任經理;蔣麗潔擔任董事。目前該公司的5名管理層主要成員為董事長宗慶后、董事蔣麗潔和吳建林、及監(jiān)事郭虹、經理蔡雷。在娃哈哈員工眼中,宗慶后扮演的是“大家長”的角色,這可能跟其雷厲風行、強勢果斷的管理風格有很大關系。如今,這位大家長開始放權了,從某種程度來看,或許是娃哈哈集團管理體系發(fā)生變革的前兆。近幾年,宗慶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多次表示女兒未必會是娃哈哈的“繼承人”?!弊屗杂砂l(fā)展吧,她愿意干什么就讓她干什么“,作為一名父親,宗慶后對女兒的人生安排顯然也經歷過一番思想斗爭。2004年宗馥莉畢業(yè)后回國,宗慶后馬上讓她直接參與管理。其父事必躬親的作風也體現在宗馥莉身上。她管理的蕭山第二基地的員工反映說,宗馥莉是第一個到基地,最后一個離開。不過,宗馥莉的管理方式和行事風格與其父有很大不同,在娃哈哈,宗馥莉被稱為“公主”,相對于歷經風浪的“國王”父親,宗馥莉想要掌舵娃哈哈這個飲料帝國并不容易。從宗慶后的表態(tài)來看,如今的他似乎并不希望用自己的商業(yè)成就來主宰禁錮女兒的人生,除了法定繼承人外,他把職業(yè)經理人當成另外一個接班選擇。目前,準備好要退居二線的宗慶后要完成從產品到渠道、接班人、公司架構的復雜搭建工程。帝國遲暮?“正是出現大企業(yè)病的時候”從一間小小校辦工廠開始起步,宗慶后曾將娃哈哈一手培養(yǎng)成國內最大的飲料企業(yè),連續(xù)19年占據中國飲料行業(yè)銷售收入、利稅、利潤排名第一。根據胡潤研究院發(fā)布的2015年度《胡潤百富榜》,宗慶后家族以1350億元的財富排名第五。宗慶后經歷了改革開放的大時代,其憑借頑強、勤奮、樸實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成為中國民營企業(yè)家的一面旗幟。純凈水、AD鈣奶、營養(yǎng)快線、非??蓸罚薰侵袊?0后、90后們的集體回憶,但如今這些產品已經很少出現在消費者的手中。最近幾年,質疑娃哈哈“老了”的聲音越來越多。宗慶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娃哈哈到了最容易出現大企業(yè)病的年紀。2013年,娃哈哈創(chuàng)下了782.8億元的最高營收紀錄,宗慶后的目標是娃哈哈在2014年達到千億元。不過之后,娃哈哈的業(yè)績卻一路下滑。公開數據顯示,2013-2016年,娃哈哈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782.8億元、720億元、494億元、529億,直至2017年,營收縮減至456億元,5年營收縮水超300億。2015年被宗慶后認為是最困難也是公司業(yè)績開始出現下滑轉折點的一年。在宗慶后看來,2015年網絡謠言對哇哈哈影響很大。當時有人在網上造謠說,營養(yǎng)快線、爽歪歪,喝了得白血病、軟骨病感染肉毒桿菌?!叭舛緱U菌是要死人的,傳播1.7億次,那個時候互聯網是很瘋狂的,所以營養(yǎng)快線、爽歪歪受這個的影響?!弊趹c后對媒體回顧道。品牌和產品的老化也被認為是這家飲料帝國衰敗的癥結所在。娃哈哈曾希望用多元化戰(zhàn)略來打破企業(yè)發(fā)展的僵局,先后進軍服裝、新能源汽車、奶粉、白酒等領域,但最后似乎都沒見到成效。“都是真材實料良心貨,就是營銷策略低級老套,價格混亂,思想頑固不化,多少好的產品沒有賣起來,真不忍心娃哈哈一步步走向衰敗”,娃哈哈一位業(yè)務人員在網上發(fā)出這樣的無奈感慨。在食品飲料行業(yè)內流傳著一句話:市面上哪款飲料賣得好,娃哈哈就有90%的可能性造出同款。足可見其在創(chuàng)新能力上的嚴重不足。沒有宗慶后,娃哈哈會是什么樣?作為帝國的“大家長”,宗慶后并不是沒有意識到上述問題。根據宗慶后的規(guī)劃,未來娃哈哈主要往保健品方向發(fā)展,其中包括推出比牛奶更有營養(yǎng)價值的羊奶粉、有助年輕人減肥健身的代餐粉、中醫(yī)食療相關的健康食品等等。在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yè)研究員朱丹蓬看來,娃哈哈業(yè)績已經連續(xù)下滑,需要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保持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大健康產業(yè)作為一個剛需性行業(yè),符合整個宏觀發(fā)展趨勢。宗慶后對未來仍充滿信心。娃哈哈2019新品發(fā)布會上,宗慶后說:“2018年在全體經銷商和銷售人員的努力下,我們恢復了增長。雖然產業(yè)結構調整對經濟發(fā)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對娃哈哈來說,機遇大于挑戰(zhàn)。”可以說,娃哈哈是宗慶后的一切,承載了這位中國老一輩民營企業(yè)家的畢生心血?!拔疫@輩子就做成了一件事情,就是建成了一個娃哈哈。我也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夠把娃哈哈做的更好,做成一個百年老店。你要成為一個百年老店,就要讓后面的人一起努力。年輕人更有激情,學問也比我們那個時候高,他們有更好的機會。”74歲的宗慶后在接受新事物上的包容度也越來越高。他總是跟員工強調說,要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適應社會營銷環(huán)境變化,不斷適應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在發(fā)展傳統(tǒng)飲料行業(yè)之外,擁抱科技創(chuàng)新,是宗慶后對未來的暢想之一,進軍機器人事業(yè),是第一步。2019年,浙江娃哈哈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成立的消息突然傳來,讓市場大吃一驚。該公司名為“浙江娃哈哈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實際上已籌備數年,法定代表人為宗慶后,第一大股東為娃哈哈商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65%,注冊資本4000萬元。宗慶后為該公司最終受益人并出任董事長,持股比例52.15%。這家公司主要做智能機器人、機器設備及零部件的研發(fā)、制造、銷售等。事實上,2017年3月,宗慶后就表示娃哈哈正針對機器人的核心部件進行研發(fā),合作伙伴是以色列大學以及中科院,并在以色列海法大學設立了一個研究中心專注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在娃哈哈內部,問起“沒有宗慶后的娃哈哈會是什么樣子?”,很大員工會說,“沒有宗總,就沒有娃哈哈。”宗馥莉也說:“娃哈哈減去父親,等于零。”曾是中國首富,40多歲創(chuàng)業(yè),一年只花幾萬塊,出差坐二等座的宗慶后,依然堅持“每天7點上班、晚上11點下班”,想必其退休后的生活也不會太清閑。
一起惠2019-04-22 09:15:48395 次